除夕送次公子入京受縣
過眼光陰又歲窮,相看父子一尊同。
春回雨點溪聲里,人醉梅花燭影中。
汝趁暄和朝北闕,我扶衰病見東風。
弟兄努力思報國,放我滄浪作釣翁。
過眼光陰又歲窮,相看父子一尊同。
春回雨點溪聲里,人醉梅花燭影中。
汝趁暄和朝北闕,我扶衰病見東風。
弟兄努力思報國,放我滄浪作釣翁。
時光飛逝,一年又到了盡頭,父子倆相對而坐,共飲一杯酒。春天隨著雨點和溪聲悄然回歸,人們在梅花與燭影中沉醉。你趁著溫暖的天氣前往京城,我則拖著衰弱的病體迎接東風。兄弟們要努力想著報效國家,讓我能在滄浪之畔做個釣翁。
歲窮:一年將盡。
尊:同“樽”,酒杯。
暄和:溫暖和暢。
北闕:皇宮,這里指京城。
滄浪:青蒼色的水,常指隱居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是除夕之時,詩人兒子要入京任職,詩人可能因年老體衰,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兒子的期許和自身心境。
此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兒子的期望,希望其報效國家,同時也流露出自己想隱居的想法。語言質樸,情感深沉,體現了詩人的家國情懷和個人追求。
推敲也復從鳴鑾,鳳沼詩盟故未寒。
兩制空煩舍人樣,外郎爭比大夫官。
翰林今夜仍連直,講殿明朝豈兩般。
畢竟五金如五味,莫因黃白議咸酸。
刻意追元祐,斯文未喪予。
前生陳正字,今代傅中書。
太末分攜晚,東膠覿面初。
追思二十載,痛哭淚盈裾。
雞林空詫夜明簾,鰲禁曾迎金炬蓮。
卻向江城度元日,同看燈箔樂新年。
盤紅坐覺光如晝,鞍白端令意欲仙。
歸對短檠惟寂寞,酒醒漏永不成眼。
庭束蒲鞭吏晝閑,禽聲人語兩關關。
郊坰戎隊穿花里,阡陌兒童戲雉間。
禪語屢題投子寺,仁風常滿皖公山。
薦書聞道交宸幾,尺一封泥合錫還。
自公重踏秣陵春,便覺威加析木津。
尺五去天沙路近,八千為歲壽杯新。
休論滄海長生藥,要是清朝不死人。
萬目睽睽觀燮理,紀元真欲稱熙淳。
季秋日在房,房心乃明堂。
煌煌心前星,于茲侍天王。
休符協上象,九月誕元良。
太史言有證,重暉照無疆。
圣武將犁老上庭,藝文先選彍中英。
天扶基業生多士,世遇君師集大成。
享備鈞臺同夏啟,果分漢會愧桓榮。
堯言一日周天下,應陋詩人切響聲。
不殖千金產,惟求十畝園。
湖山堆幾席,花木報寒暄。
曾是尊前客,常思醉后言。
懷賢空有淚,無路灑新原。
競爽云間陸,同升天上張。
東堂聯折桂,南省繼含香。
風月三千首,金絲十二行。
初終全五福,似續付諸郎。
甚日重黃侍玉鑾,幾時八座佩金寒。
殿庭屬目夸新貴,部曲低頭拜舊官。
五日尹京非細事,四時仕宦固多般。
重行隔品詩仍健,應笑官卑語帶酸。
勁氣危言五十春,今騎廄馬踏天津。
葵傾夏日心彌切,松度秋霜色轉新。
鼎鼐調和知有日,君臣慶會豈因人。
周流四府須三紀,壽斚休辭痛飲醇。
伊昔青衿地,于今絳帳師。
家聲傳叔贛,宦學類先之。
久已鸮音革,居然鳣服宜。
誰開丞相閣,此士獨非奇。
過江人物向汪曾,一世龍門未易登。
常恐斯文無砥柱,獨推佳句有師承。
波瀾正使來西蜀,廉陛何妨逼少陵。
天遣百年如衛武,會賡懿戒頌中興。
郭釜知藏幾百杯,韋籯何止一尊罍。
冶金太盛應須躍,塞馬重歸豈是災。
車到門前如可卻,客來梁上若為回。
遂疑同舍真疎矣,明與劉叉亦壯哉。
舊聞西北海,巍然峙瑤山。
高辛賢太子,制樂山之間。
坐閱幾春秋,不老常朱顏。
至今重其潤,恩波浹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