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盧宗玉題畫二首 其一
杖藜偏稱紫綸巾,畫舫清流處處新。誰向山蹊更回首,竹橋西畔問幽人。
杖藜偏稱紫綸巾,畫舫清流處處新。誰向山蹊更回首,竹橋西畔問幽人。
斷壁青松古,空江翠靄多。
行人幾回老,漁父祇高歌。
縱有重逢約,其如此別何。
明朝重回首,惆悵隔煙波。
山人出山去,山鳥長相憶。
歲月能幾何,諸峰復秋色。
孤云在何處,煙水望不極。
怊悵多遠情,飛鴻杳無跡。
谿翁若冰雪,明浄不受涅。
經歲斷知聞,使我心菀結。
佳句來清風,足以灑炎熱。
山中有奇事,遲向秋深說。
虛舟我良友,生平快冥搜。放跡江湖間,自與造物游。
憶昔仗短筇,訪我竺峰頭。貽我選體詩,得法于曹劉。
因之與定盟,有若膠漆投。出處雖小殊,夢寐常相求。
是乃以神交,真如持遠儔。有力負舟去,迅速不少留。
易寘于涼池,亦善為舟謀。我獨念故情,涕淚如泉流。
些舟以此詩,舟亦能聽不。舟或不吾聽,吾淚終難收。
瀟灑桐廬縣,名聞漢代余。
民風尚耕釣,土物富薪蔬。
江水連衢港,云山帶越墟。
終期置茅屋,鄰近釣臺居。
清谿雙白鷺,其羽可為儀。
潔白廼如此,那肯居洿池。
志士慎厥身,濁世難縶羈。
鐘鼎或愆義,寧賤而長饑。
貪夫昧所從,得養非攸宜。
猶鴟啄腐鼠,此鳥能笑之。
江湖身不定,十載別年兄。
忽爾重逢面,翻疑是隔生。
濕云行有路,細雨落無聲。
惆悵還分手,扁舟出郡城。
始見迎秋氣,又復換玄律。
寒山何蕭蕭,飄風何弗弗。
雙丸遞隠見,百齡信超忽。
慨念同游人,大半成異物。
吾年亦云衰,逾六已望七。
不唯齒發變,舊聞盡遺失。
死生無定據,萬事難固必。
且以永今朝,奚須計明日。
息影入山林,曾不厭深密。
賢哉龐德公,萬世稱隠逸。
節物苦驚人,那堪遠客身。
梅心輕送臘,柳意轉隨春。
叢薄啼新鳥,深泉動蟄鱗。
獨憐歸夢短,不得面慈親。
野翁百不為,白發老巖澗。
寧肯慕膏粱,且復飽藜莧。
故交非不多,盡作風葉散。
余生雖獨存,反觀亦如幻。
雖貧常晏如,兀兀坐山舍。
案有麻衣易,門無俗士駕。
虞人不從招,尼父亦待賈。
狗茍復蠅營,此事吾不暇。
昔聞兩溪水色異,苕清霅渾猶渭涇。
又聞發源自天目,懸高墜峻如建瓴。
日夜滾滾流不止,盡過白蘋紅蓼汀。
流入太湖不復辨,挹之但聞魚鼈腥。
堪笑人生亦如此,百年汲汲勞其形。
到頭富貴亦何用,一臥泉下無由醒。
爭似漁翁扁舟獨往最脫灑,七十二峰相對長青青。
云作達人性,東西無定居。
重逢在京闕,忽憶歸園廬。
水宿傍江市,山行見樵車。
后期難重尋,握手空躊躇。
山氣夜沉沉,泉流石澗陰。
虛廊群動息,寒殿一燈深。
潔白孤蟾影,清澄野客心。
興來歌古調,風動古松林。
昔在英谿識仇遠,豈意別來陵谷變。
死生契闊不相知,一十四年如過電。
蓮花峰下得重逢,老色骎骎驚上面。
袖出新吟數百篇,非特清新更奇健。
我道風流似謫仙,定知當上金鑾殿。
愛才未必無明皇,薦聞亦有賀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