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白土嶺望見芙蓉峰七八峰最東一峰特奇里人名為芙蓉尖云
看山須是高處看,低處看來元不見。
君看矮子仰高人,只識長身那識面。
今晨雨止升火輪,一光銷盡千山云。
千山數日眼中失,今晨頭角都爭出。
初登峻嶺也心驚,上到絕頂忽眼明。
天外數枝青玉筆,飛入錦囊寒突兀。
問來還是芙蓉尖,闊開兩窗高卷簾。
看山須是高處看,低處看來元不見。
君看矮子仰高人,只識長身那識面。
今晨雨止升火輪,一光銷盡千山云。
千山數日眼中失,今晨頭角都爭出。
初登峻嶺也心驚,上到絕頂忽眼明。
天外數枝青玉筆,飛入錦囊寒突兀。
問來還是芙蓉尖,闊開兩窗高卷簾。
看山要在高處看,在低處看原本就看不到全貌。您看矮子仰望高人,只知道對方身材高,哪能看清面容。今天早晨雨停太陽升起,一道光亮驅散了千山的云霧。千山幾天來都消失在視野里,今天早晨它們的峰巒都爭相顯現出來。剛登上峻嶺時心里也害怕,到了絕頂忽然眼前明亮。天外幾枝青玉般的筆,飛入詩囊顯得清寒而突兀。詢問得知這就是芙蓉尖,它像敞開兩扇窗戶高高卷起簾子。
元:同“原”,原本。
火輪:指太陽。
頭角:比喻山峰。
錦囊:古人多用以藏詩稿。
突兀:高聳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登山途中,經歷了雨后天晴的天氣變化,看到了芙蓉峰的奇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描繪登山所見的芙蓉峰奇景,突出了登高望遠的重要性。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善用比喻和對比,在文學上以獨特視角展現了自然之美。
白沙門外水粼粼,懶漫還宜漉酒巾。華發任隨風葉冷,遠心惟與海鷗馴。
秋經泉石偏多夢,老向丘園有幾人。聞道壺觴仍愛客,風流能待布衣貧。
大堤深樹繞高原,漁榜蒹葭接遠村。江上只留三畝宅,人間不記五侯門。
青林白鳥閑書幌,細雨飛花送酒樽。得相逢乘一醉,故園山水也忘言。
屬國滄溟外,雄圖壓巨鰲。
城隅防鼠雀,市上賣弓刀。
旗鼓雙峰雨,樓船八月濤。
將軍今坐鎮,冠蓋路相高。
湖上依然似畫圖,
冬青樹冷六陵蕪。
孤臣長占棲霞嶺,
宋代湖山半畝無!
桓桓司馬公,文武實天授。大筆攄云雷,穹碑揭宇宙。橫飛北地前,獨步弇山后。偉哉詞人場,百代歸領袖。
明卿起南服,束發嫻聲詩。一麾守嶺海,三黜行羅施。飛書問供奉,鍊句追拾遺。誰能竭大海,盡出珊瑚枝。
張公江海客,丱角游天朝。霜蹄躪千里,風翮摶九霄。彩毫建安席,赤幟開元標。遇我華陽館,片諾成久要。
嶺南維歐君,儼若飲醇酒。拙宦三十年,工詩五千首。黑發游中原,白頭臥林藪。惆悵蘭陰臺,落日共揮手。
矯矯趙司成,風槩自天植。胸腹羅星辰,肺肝秉鐵石。輪埋御史亭,座首司寇席。蔚為文士光,寧彼九鼎力。
黃紬被暖青氈穩,
紙閣油窗晚更妍。
一飽無營睡終日,
自疑身在結繩前。
寒日照旸谷,漸中光乃舒。光舒寒色斂,萬物承歡娛。
日入松景促,猋風集吾廬。氣序有變化,此理無同殊。
鄙夫鮮克終,賢士慎厥初。心節不可渝,寵眷從戚疏。
所矢定夙昔,生死安須臾。周公感風雷,豈在蔡叔誅。
孺子終不悟,金縢胡為乎。忠佞為自知,詎更問榮枯。
榮枯自天澤,消息還江湖。明昧任宵旦,寒煦觀乘除。
身名付天下,吾心安可誣。慮遠百年短,情捐一夕長。
憂時問牛喘,遺身調象狂。彼此不相知,論緒若參商。
但觀三春澤,轉盼成秋霜。時雨不終宵,驅云乘朝陽。
天既不可測,人亦何能量。先主稱仁后,顧托誓不忘。
恢土限益州,竟以危劉璋。寧我負天下,孟德真豺狼。
忍心殺文舉,厚遇關云長。慈暴出入機,善惡豈有常。
利欲從中來,一滴潰川坊。事理誰合離,寤寐各弛張。
形神互主賓,斷續趨彭殤。茫茫世上人,買藥誣韓康。
江上攜君理素琴,廣陵猶似振遺音。
江山未斷鄉關夢,瓊海誰傾夜雨心。
對月有緣時中酒,看花無偶獨沉吟。
臨風莫唱陽關曲,云樹迢迢隔遠林。
赤豹負文章,歲晚智剞劂。
渴飲南山霧,饑食西山蕨。
封狐托脂澤,眉頰頗秀發。
時時一樽酒,婆娑弄風月。
為得近樵漁,來尋此地居。
省交長閉戶,耽靜欲焚書。
自愛心清淡,人嫌禮貌疏。
徑荒從草沒,衰懶不能除。
篚苞不復入脩門,民力微蘇物漸蕃。
見說海邊停?局,介鱗亦被相君恩。
國士當朝器,將軍大樹家。
濟川才不世,蘊玉璞無華。
頭哭欒公義,孤存趙氏嘉。
歸燕曾阻我,薊北有龍蛇。
三十六江江上樓,早潮未上晚潮收。
陸梁地盡秦人戍,海曲天窮漢代州。
生有蒲葵歸故令,死猶薏苡謗先侯。
明珠翡翠年來竭,不信嚴關不稅愁。
東風又到短長亭,惆悵珠湖柳色青。安得蒲帆懸十幅,隨潮直下廣陵城。
紅橋回首路茫茫,雁足書來每斷腸。惟愿烽煙漸平息,歸篷影里白蘋香。
深知歲不利西行,
鄭六其如誓死生。
異類猶能保終始,
秦樓風月卻無情。
靈禽有良匹,邕邕葉和鳴。奈何拚飛去,忽然棄平生。
鳳鳥不變音,君子不變心。故人恩愛重,夙昔念同衾。
明月在天上,流水在地下。秦蜀路非遙,人心自相阻。
春風桃李花,綠葉對青枝。愿為歲寒友,偕老何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