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疊韻,哀粵中之窮也
三十六江江上樓,早潮未上晚潮收。
陸梁地盡秦人戍,海曲天窮漢代州。
生有蒲葵歸故令,死猶薏苡謗先侯。
明珠翡翠年來竭,不信嚴關不稅愁。
三十六江江上樓,早潮未上晚潮收。
陸梁地盡秦人戍,海曲天窮漢代州。
生有蒲葵歸故令,死猶薏苡謗先侯。
明珠翡翠年來竭,不信嚴關不稅愁。
我站在三十六江的江樓上,早潮還未漲起晚潮已經退去。這里是陸梁之地的盡頭,曾有秦朝軍隊駐守,是海角天涯般的漢代州郡。有人活著帶著蒲葵扇衣錦歸鄉,有人死后還因薏苡被人誹謗。近年來明珠翡翠等珍寶已枯竭,真讓人相信即便有嚴關也難抵稅收帶來的哀愁。
三十六江:具體所指不詳,可能是泛指眾多江河。
陸梁:指嶺南地區。秦人戍:秦始皇曾派軍隊戍守嶺南。
海曲:海邊,海角。漢代州:指漢代在嶺南設置的州郡。
蒲葵:蒲葵扇,這里可能指有人帶著特產榮耀回鄉。故令:可能指以前的縣令等官員。
薏苡:東漢馬援從南方運薏苡回中原,被人誣告為珍珠,死后還遭誹謗。先侯:指馬援。
明珠翡翠:指當地的珍寶。
嚴關:險要的關卡。稅愁:因稅收而產生的哀愁。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當時嶺南地區的社會狀況有關。當時嶺南可能經濟開發過度,像明珠翡翠等資源逐漸枯竭,百姓生活困苦,同時可能面臨著沉重的稅收負擔。詩人看到這些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當地百姓的同情和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這首詩主旨在于反映嶺南地區資源枯竭、百姓困苦的社會現實。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借歷史故事反映現實問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生動展現了特定時期特定地域的社會風貌。
又衡云過盡,咫尺湘源,舊游重到。望里平林,怪翠煙如掃。
鳳葉凋香,虬枝剪玉,任摧殘多少。一曲薰風,等閑翻入,怨琴凄調。
金谷杯傳,繡箋吟倚,帳燭檐花,只供清嘯。大好靈蹤,付亂鴉殘照。
物自無言,樹猶如此,更何人不老。兩度驂鸞,千年歸鶴,夢回空惱。
入山若入甕,石棱嚙履敝。
劃然一壁開,青松蟠腹內。
息足老子宮,啜茶文公地。
鼓鐘謝凡響,雞犬含仟意。
蹇裳清流中,拋杖白云外。
絕頂長嘯罷,一擲塵埃事。
南風不競腥云漲,北斗常殷赤羽馳。癥結隔垣窺趙虢,揲荒瓜幕問軒岐。須知剺面攢刀日,卻是磨牙反噬時。自信傍觀能審局,邢苗分邑莫教遲。
角徵宮商應管無,入關空有五侯俱。未聞素服迎秦帥,浪說彎弓射郅都。降魔倒授金剛杵,奔命紛飛竹使符。且向咽喉問通塞,休將唇吻較贏輸。
及鄭何妨亟剿民,休論老上與軍臣。啟疆聲吠□□輩,懸闕魂驚壟畝人。閫外十連空彳亍,隆中三顧未繁頻。杞憂嫠恤嗟罍恥,不獻金錢止獻身。
推轂遙聞六乘傳,宵衣旰食徹宮縣。文昌祲入中黃暗,左角光搖太白連。曾國未橫曹劌劍,秦庭誰贈繞朝鞭。涉川莫忘衣袽戒,巢幕曾經曲突然。
詞場掉鞅百夫雄,擁膝長吟桂海東。酣戰曾陽曾止日,霸心漢祖數歌風。轉圜正喜逢三接,走檄遙驚遍百同。為報文淵雖矍鑠,煙霞已錮萬山中。
數枝幽艷逼人清,望臘先馳淡日程。往近樞光增嫵媚,絕勝寒影照溪明。
姑射肌膚獨占清,東南萬樹數烏程。便須挈榼連宵賞,要看瓊蕤伴月明。
葛山庵畔野梅清,風便猶須半日程。聞說數枝來幾席,何妨先賞到黎明。
木棉臨水爛紅霞,
躞蹀何之白鼻騧。
傍岸每嗔童子上,
插瓶渠為采山茶。
入得湖南界,皆嫌堠子長。
煙巖松葉暗,風陌稻花香。
橋斷人迂路,車鳴水卷塘。
宿程雖不遠,木杪已斜陽。
海鶴孤騫竟不來,將雛空母立山隈。
蒼松百尺風霜老,月桂三秋雨露裁。
地作瑤池開壽域,人同王母照霞杯。
悠悠閱世無窮數,南岳云煙首重回。
早被時流白眼橫,絕交又到孔方兄。
無才挾瑟長安第,有夢游仙太上京。
賣卜祗應師季主,著書何必效虞卿?
謾言耽酒須微祿,誰許官田種秫粳。
弄黃宮柳未齊勻,
便覺風和淑景新。
自是東君朝最貴,
欣欣春事足頤神。
草橋跨澗水粼粼,不厭羊裘把釣綸。
每愧野人勤給米,久勞鄰媼代炊薪。
床前見月家園夢,雪后聽鴻兄弟情。
消濁卻憐詩興淺,三秋不敢憶鱸莼。
霽月風光卷。恰佳辰、陽回黍谷,禁寒都遣。坐煖芙蓉三十二,那覺一條冰泫。親領袖、吳箋蜀繭。風雅友朋俱性命,算萬間、廣廈歡猶淺。孤掌在,快重展。
先皇嘆息才名顯。墨淋漓、堪收閣拓,堪題禁扁。凰闕何妨容虎臥,莫問淮南雞犬。吐握慣、積勞難免。覽揆正宜膺宅揆,往欽哉、咨汝夔龍典。看綠綟,稱身剪。
碧眼銀須粉撲衣,
又隨雪柳趁燈輝。
怕寒還戀南華夢,
凝佇釵頭未肯飛。
江山憔悴劫痕微,一老湖居世所依。最早春生白傅路,吟髭囅對雪花飛。
生事無功詩膽微,湖光山綠與因依。蕭條寒壑罾蛟手,慚被人間喚佽飛。
一將功成未可求,西洋斷發恣來游。
但能驅鬼葬魚腹,庶免藏奸壞馬頭。
夾板理宜攻以火,趁風勢在燬其舟。
天心厭亂時賢出,效法平倭贊大猷。
伶利衲僧,動無思算。
合水和泥,田頭地畔。
搆得完全,只得一半,窮坑難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