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亞夫檢正峴湖堂
西峴山光照舊廬,北湖水色漾新居。
翠鬟夜欲凌波去,玉鏡晨當掃黛初。
萬壑千巖雙不借,輕風細浪一夫須。
來書便當催詩雨,雪后燈前卷復舒。
西峴山光照舊廬,北湖水色漾新居。
翠鬟夜欲凌波去,玉鏡晨當掃黛初。
萬壑千巖雙不借,輕風細浪一夫須。
來書便當催詩雨,雪后燈前卷復舒。
西峴山的光照耀著舊日的房屋,北湖水色蕩漾環繞著新的居所。山巒如翠鬟般仿佛夜晚要踏著波浪離去,湖面如清晨剛梳妝的玉鏡。千山萬壑我都能憑借雙足前往,微風細浪只需一人就能應對。你來信就如同催詩的雨,雪夜燈前我展開書卷又反復研讀。
西峴山:山名。
北湖水:指峴湖的水。
翠鬟:形容山巒秀美,如女子發髻。
玉鏡:比喻平靜的湖面。
雙不借:指草鞋,這里表示徒步。
一夫須:指一人所需應對。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詩人友人王亞夫有了新居峴湖堂,詩人題詩相贈,可能創作于詩人與友人交往期間,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詩人心情閑適,欣賞友人新居周邊景色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新居周邊的山水之美,突出特點是意象優美、比喻生動。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描繪自然景色的功力,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以詩相贈的雅趣。
同向天巖最上游,詩翁來見九螭頭。
僧房為映川原好,野水空隨歲月流。
玉節朝天行日促,金風驅雨暮云收。
已摹大字鐫山骨,要與匡廬萬古留。
松風吹客衣,縹緲凌絕境。
古洞不見日,篝燈入幽暝。
蒼苔暈石花,奔泉弄云影。
仙游愿初遂,秋山魂未省。
我生有宿約,結屋天柱頂。
汀洲三月楊花飛,河鲀出水江鱭肥。
雨聲翻作斷腸曲,薄寒戀戀輕羅衣。
新愁壓眉雙碧聚,作意挽春春不住。
無情恨殺蜀帝魂,不勸歸來勸歸去。
山頭紅日生,山下螘蛙爭。
朝市誰能問,煙云我自耕。
胡麻調紫蕨,黃獨煮香秔。
無意隨園綺,逃名更得名。
我昨投文清泠淵,稍責老龍多睡眠。
鐵笛穿云久寂寞,作詩喚起劉高禪。
劉高豢龍與龍語,一夜風雷共謀雨。
雨師荷鍤破天河,阿香應門覓桴鼓。
不用欒巴西噀酒,那用出龍煩魯叟。
殷勤寄語望云人,高僧自是調元手。
今朝夏抵明日秋,一夕不雨還自休。
南陌沾濡北阡渴,東鄰感激西家愁。
安得黑云如漏巵,處處家家田作池。
予有缽飯便可飽,雨我公田遂及私。
六尺枯筇度遠岑,野花啼鳥助清吟。
云低似覺天根近,磵遠因知地脈深。
閱世豈容無正眼,窮源須要識初心。
春寒局促良堪厭,一笑陽和破積陰。
擬借寒泉洗此心,幽亭曾屢謁清音。
會須枕石伴龍睡,不爾吹簫學鳳吟。
蟄地金丹聞往昔,插天琳宇盛當今。
靈芝仙草寧無分,為我山中試訪尋。
蝸角名,蠅頭利。
老天術何巧,以此役斯世。
昨日一替死,今日一替生。
暗里換人人不悟,門前每日見人行。
崗頭鵓鳩鳴,定欲喚晴雨。
驅車指東山,山下寺亦古。
道人雙眼青,雪齒起柔語。
松回萬壑風,落絮趁輕舞。
日薄詠歸歟,扁舟在煙渚。
維此十月,可愛其日。
光華朝升,融溫晏布。
熙熙小春,物態和豫。
清明在中,靡翳靡霧。
我公之政,莫不休燠。
衣服其和,悅我黎庶。
世路羊腸淹客游,塵纓來此濯清流。
半窗修竹翠含雨,一片澄湖冷清秋。
地僻莓苔侵石幾,機忘鷗鷺近漁舟。
夜涼酒醒未能睡,詩句欲成搔白頭。
羅浮道士真仙子,躍出樊籠求不死。冰壺皎潔水鑒清,洞然表里無塵滓。
叱咤雷霆發指端,馘邪役鬼篆飛丹。朝吞露氣松窗暖,夜禮星辰玉簡寒。
琴心和雅胎仙舞,屏絕淫哇追太古。幽韻蕭深海島風,余音繚繞江天雨。
真居僻在海南邊,溪上簾櫳洞里天。靈鳳九苞飛檻外,珍禽五色舞花前。
金絲島露紫河車,青霓跨嶺鐵橋斜。羅浮自古神仙宅,萬里來尋況是家。
我昔閨中方幼穉,當年曾覽羅浮記。形質雖拘一室間,精魂已出千山外。
如今親見羅浮人,疑是朱明降上真。劍氣袖攜三尺水,霞漿杖掛一壺春。
松姿鶴步何蕭散,風調飄飄驚俗眼。吾師出處任高情,止則止兮行則行。
富有溪山寧愿利,貴懷道義不干名。我今寄跡都城里,門外喧喧那入耳。
上床布被日高眠,不為公來不能起。問公去速來何遲,得接高談幾許時。
白云偶向帝鄉過,去住無蹤安可期。我亦韶華斷羈紲,何異飄蓬與翻葉。
相逢邂逅即開顏,禮樂何曾為吾設。志同笙磬合宮商,道乖肝膽成胡越。
相近未必常往還,相遙未必長離別。翩然孤鶴又南征,寄語石樓好風月。
山蟠鼇足云千丈,溪折羊腸路九回。
神石肯穿秦斧鑿,古壇曾見漢樓臺。
秋山風雨銀河下,月夜笙簫玉佩來。
山自青青泉自潔,百年蹤跡幾蒼苔。
兩世吟邊友,分攜二紀余。
獨憐身老去,及見頂圓初。
閑晝烹茶數,炎天入定疏。
久依蓮社泊,晤語勝鄰居。
括州尊宿后,學業貫儒緇。
自說先師筆,曾抄謬客詩。
石蒲抽水上,樹蔓與云垂。
何處風埃滾,無營不用知。
胎仙舞處疊琴心,壇月高時聞佩音。
九鎖山扉元不閉,對閑詩句為誰吟。
長生可學凡成圣,陳跡休令后視今。
欲餌流膏種松子,參天會見一千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