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
六尺枯筇度遠岑,野花啼鳥助清吟。
云低似覺天根近,磵遠因知地脈深。
閱世豈容無正眼,窮源須要識初心。
春寒局促良堪厭,一笑陽和破積陰。
六尺枯筇度遠岑,野花啼鳥助清吟。
云低似覺天根近,磵遠因知地脈深。
閱世豈容無正眼,窮源須要識初心。
春寒局促良堪厭,一笑陽和破積陰。
手持六尺枯竹杖越過遠處的山峰,路邊野花、啼鳴的鳥兒陪伴我清吟。云層低垂仿佛覺得離天的根源很近,山澗幽遠因此知道地脈很深。閱歷世事怎能沒有正確的眼光,探尋源頭需要認清最初的本心。春寒局促實在讓人厭煩,我一笑間春日的和暖就沖破了久積的陰寒。
枯筇:枯竹杖。
遠岑:遠處的山峰。
天根:指天的根源。
磵:同“澗”,山澗。
正眼:正確的眼光。
初心:最初的心意。
陽和:春日的和暖之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詩人在春日山間漫步時,看到山間景色,結合自身對世事的感悟而創作。當時或許春寒未消,詩人在自然中思考人生。
這首詩主旨是借山間行游表達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美好溫暖的向往。特點是景中含情、情中有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感悟和創作風格。
仙橘山前看橘花。
單衫裁就橘山麻。
春江空作揉藍色,
浪里淘來那得紗。
春暖玉屏風細細。蘭畹幽香如醉。
唱遍新詞空灑淚。旁人不會。
煙波何處毗陵,樓外斜陽又墜。
人不南來愁卻至。萬峰攢翠。
扁舟溯回溪,溪窮崖石陡。
我欲問桃源,白云橫渡口。
山老骨磷磷,水清石楚楚。
明月下漁舟,野煙生極浦。
木蔌蔌兮皆冬,汛山林兮迎雪。
匠此妙兮磅礴,信天人兮豪杰。
當是時雁分黯淡之云,花弄扶疏之月。
酒涉雋兮少對,詩造微兮自悅。
天山兮誰饑,蔡州兮誰決。
眇斯人兮毋作,雪霏霏兮空潔。
云度巖扉風振谷,迅雷驚起蛟龍。天威洶洶變晴空。攪翻銀漢水,傾入寶蓮宮。
雪浪奔沖凌翠麓。隴頭低掛雙虹。人間熱惱盡消融。此流長不斷,萬折竟朝東。
湘流不盡恨,楚客賦離騷。
世已殊于古,君奚罕所遭。
羈懷便酒圣,野興挾詩豪。
醉里抬詩眼,山空月色高。
將軍老去,祗蕭蕭孤笠、西風吹早。碧水丹山盟白發,雙影夕陽紅小。
瓢語青天,屐聲黃葉,驢背添詩料。周郎江左,當時同調應少。
曾記破笠飛來,相逢海上,桐帽蕉衫好。我訪石城秋色冷,尚識東南一老。
畫里煙霞,酒邊賓客,舊夢傷懷抱。蒼茫搖首,浮云衣狗如掃。
尺五城南韋杜莊,
紫薇紅藥碧筼筜。
就中別有蕭疏意,
一院梅花間白楊。
世外為交不是親,
醉吟俱岸白綸巾。
清風月白更三點,
未放華陽鶴上人。
邇來乞食竟無處,饑即驅我亦不去。
甑中生塵興索然,飧風吸露望青天。
窮途依人仍不足,自顧已忘榮與辱。
何當稚子困餓啼,絕不欲我作夷齊。
勉學魯公書新帖,呼庚未免為臣妾。
嗟,嗟,苦節尤難在后頭,一日不死中心憂。
玉漏南宮夜,星河迥寂寥。輝輝庭雪積,冉冉樹煙銷。大禮嚴皇諭,清齋肅署寮。圣躬傳勿藥,凝思睇丹霄。
入院煙霜暝,開窗柏檜深。地嚴知俗遣,夜久覺寒侵。禮樂逢明主,乾坤抱寸心。擁書清不寐,風鶴送馀音。
扶杖龍鐘迫耄期,江湖木落更堪悲。
醉中光景似得志,夢里朋儕如少時。
落筆龍蛇仲蒙帖,滿懷風月季長詩。
前朝名勝凋零盡,百歲關心只自知。
周甲初過六十春,花朝節后是良辰。一官德政人稱最,兩袖清風自樂貧。早歲匆萌歸隱志,至今贏得自由身。從來嘉行膺多福,中壽還須上壽臻。
學問淹通貫百家,文章絢爛燦如霞。龔黃政績還堪擬,元白詩才蔑以加。結納名賢心自熱,品題人物眼無花。常留此老為矜式,好慰吾鄉眾望賒。
將相名流出一門,當年教育至今存。孫吳謀略傳衣缽,衛霍趨蹌晉壽樽。豈但分榮光戚友,待看貽福到兒孫。九如天保君應備,智慧靈臺有宿根。
當年相識泮芹宮,幾度滄桑宦海中。故友重逢均鶴發,良朋偕隱幾漁翁。樽前故態虬髯紫,醉后童顏燕領紅。俚句壽君君莫笑,還期來往寄詩筒。
漫游曾到駱甌西,
萬事關心醉懶題。
風雨漸多春漸老,
綠陰濃匝亂鶯啼。
勢利煎人漫白頭,
休休休去是良謀。
應須買取堪騎鶴,
跨入芝田閬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