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圣神武文憲孝皇帝挽詩二首 其二
更造今光武,中興昔武丁。
云昭河洛畫,天作典謨經。
立極余三紀,頤神再一星。
堯山鄰禹穴,松雪蔚爭青。
更造今光武,中興昔武丁。
云昭河洛畫,天作典謨經。
立極余三紀,頤神再一星。
堯山鄰禹穴,松雪蔚爭青。
當今君主如同再造盛世的光武帝,似昔日中興的武丁王。如河圖洛書般的祥瑞昭示,上天造就了經典。他確立綱紀三十多年,養神又過一年。他的陵寢在堯山旁挨著禹穴,松上積雪與青山相互映襯。
更造:再造。光武:東漢光武帝劉秀,實現漢室中興。
武丁:商朝君主,使商朝達到鼎盛。
云昭:像云一樣昭示。河洛畫:即河圖洛書,古代祥瑞象征。
典謨經:指經典著作。
立極:確立準則、綱紀。三紀:十二年為一紀,三紀即三十六年。
頤神:養神。一星:指一年。
堯山:傳說堯葬于此。禹穴:大禹葬地。
此詩應是在宋高宗去世后創作。高宗在位期間有一定作為,后期退位。詩人在其去世時作挽詩,以表達對高宗的評價和緬懷。
這首挽詩高度贊揚了高宗的功績,將其比作古代中興之主。詩中充滿對君主的尊崇,在文學上以典雅莊重的風格展現出對帝王的頌贊,在當時具有一定的政治和文化意義。
開元三葉正流暉,
桂社梧封應紫微。
追急稻畦鳩杖指,
寢甘榕殿鳥工飛。
五銖當復神咸許,
十世將興帝不違。
日角共傳如烈祖,
遐方遙喜御容肥。
為惜佳時暫舉杯,
春光聞道隔年回。
憑誰細話真消息,
起向前軒玩蚤梅。
銀潢空闊水潺潺,
破浪乘風幾日還。
好向蓮花招太乙,
不須更過石帆山。
御史平囚日,
郎中渡母年。
豐碑推筆妙,
孤冢枕城偏。
白鶴空寥泬,
黃蒿尚蔓延。
九原如可作,
執馭故忻然。
我生雖晚未嫌遲,
眉宇還欣挹紫芝。
潞國精神真矍鑠,
汾陽福澤不差池。
從知文苑推前輩,
況有書香篤本支。
劇幸比鄰歡喜地,
年年歡喜進瓊卮。
皇祖執德,長發其祥。
顯仁藏用,懷道韜光。
寧斯閟寢,合此蕭薌。
永昭貽厥,還符剪商。
萬株桑柘擁江城,中有梅花獨自清。不近樽罍免攀折,會須結實助和羹。
先生龍臥此山丘,宇宙曾經幾運籌。一自英雄三顧后,至今車馬不曾休。
萬山山上塔擎天,萬山山下碑沉淵。天光淵影曉相入,一碧萬里青春前。
晚雨霏霏江上來,長江水色蒲萄醅。鸕鶿鸧鴰得意處,凌風蕩槳從東回。
萬山橫出波面浮,山前舟楫凌飛鷗。遙看塔廟帶殘日,蓬萊方丈金鰲頭。
青蕪連野薰春暖,近岸疇平。舍楫嬉晴。坐看羅衣隔水明。
樹陰幽處吹香遠,采得花成。燕子身輕。窄小溪橋愛并行。
妾身元夜燈,
借郎為燈燭。
暫離固無恨,
光景兩不屬。
日落潮生水氣昏,
回頭天際月如痕。
數聲寥落漁家笛,
吹入蒹葭何處村。
鬼斧何年鑿地靈,
四圍山色染衣青。
乍登絕巘心猶怯,
剛脫塵蹤眼倍醒。
花卉一屏初灼灼,
風塵雙鬢未星星。
茲游足慰平生愿,
醉倚禪床月滿庭。
長揖謝流俗,飄然出帝畿。
龍隨孤劍去,鶴伴片云飛。
符篆留人世,宗風振羽衣。
林泉明月在,樽酒故人違。
杖倚瑯玕綠,杯澄琥珀紅。
道人春睡熟,門掩落花風。
感舊情懷日日深
三春能幾半晴陰
醉題難盡當時意
啼徹春風羨暮禽
千年孤劍倚皇天,
青草黃茅萬仞煙。
今日將軍勞苦地,
幾家春雨艾畬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