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仲耕殿撰侍郎挽詩二首 其一
易髓三爻表,恩波九里強。
貫珠程氏傳,炊玉范家莊。
荷橐中年紫,蕓簽到老香。
不應逾耳順,便返白云鄉。
易髓三爻表,恩波九里強。
貫珠程氏傳,炊玉范家莊。
荷橐中年紫,蕓簽到老香。
不應逾耳順,便返白云鄉。
精通《易經》三爻之理,皇恩浩蕩如九里水波。學問如程氏傳注般連貫成珠,曾在范家莊過著清苦生活。中年時佩紫荷囊為官,一直到老年都與書籍相伴。沒想到剛過耳順之年,就回歸了仙境。
易髓:對《易經》精髓的掌握。三爻:《易經》中卦象的基本構成單位。
恩波:皇恩如波浪。九里強:形容皇恩范圍廣。
貫珠:像珠子一樣連貫,形容學問連貫系統。程氏傳:指宋代程頤、程顥兄弟對《易經》的注解。
炊玉:以玉為炊,形容生活清苦。范家莊:具體所指待考。
荷橐:古代官員佩戴的荷囊,這里指做官。中年紫:中年時做高官,紫色是高官服飾顏色。
蕓簽:書簽,借指書籍。
耳順:指六十歲。
白云鄉:指仙鄉,這里指去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為錢仲耕殿撰侍郎所寫挽詩。錢仲耕應是一位有學識、有仕途經歷的官員,詩人在其去世后,寫詩表達對他的追思。
這首挽詩概括了錢仲耕的學識、仕途等方面,肯定其一生成就。詩中展現出詩人對逝者的敬重,在文學上以典雅語言和巧妙意象組合,成為紀念逝者的佳作。
改卜龜圖后,閒居二十年。
商顏才聘幣,剡曲竟回船。
□□無虛日,粢盛有薄田。
何須似裴李,綠野及平泉。
郭中愛青山,推窗納青碧。
不見山中人,白云自堆積。
登睇廓悠悠,此眼亦已窄。
但見寰中塵,不見塵中客。
相去詎幾許,恍若萬里隔。
日暮攀崔嵬,泫然感疇昔。
蜀道無人行,嵩山絕蹄跡。
豈無九回腸,安得雙飛翮。
傾我百壺酒,撫此千丈石。
不知蠟屐翁,著得幾量屐。
閉閣經旬臥起遲,青山長日對支頤。吏人莫訝休文瘦,政是初成八詠時。
名姓曾聞在赤城,衙齋一臥萬緣輕。惟應剩取清羸骨,白日飛鳧上太清。
十年歸臥茂陵居,長日惟刪舊著書。最是漢庭憐汲黯,病來猶得伴相如。
爾閉高齋送夕陽,余愁肺病臥空床。何緣對挾飛龍去,萬仞青天坐石梁。
精忠亙古仰功勛,殘壘登臨吊夕曛。半壁已無南宋土,一墩猶說岳家軍。金焦對峙雄天障,江海平分靖寇氛。回首南都遺恨在,森森古柏鄂王墳。
小筑亭臺辟草堂,排成十景譜群芳。秋深菊圃迎人淡,春送梅花透屋香。何處簫聲閒粉黛,有時詩卷話壺觴。青青植遍當風竹,醉步蹣跚刻數行。
虎踞龍盤回絕塵,何年古柏接東鄰。寺僧作友枝皆杖,地脈鐘靈樹亦神。閱世已多甘老牖,本心未昧獨長春。莫言澗底松常郁,一樣洪鈞就屈伸。
鹽宗祠石小香巖,迢遞朱闌映碧杉。春去猶開花爛漫,樓深慣聽燕呢喃。曲池傍榭魚清數,洞石當門柳未芟。語罷鐘聲起鄰寺,半林落日已西銜。
東歸青鳥報歡音,喜字回環寓意深。桃葉棹歌遠隔水,靈蕓輦路已標金。新歡鄭重三熏沐,舊事迷藏七縱擒。此夜云英應一笑,笑郎消渴到如今。
鴛鴦牒下喜難持,馬角烏頭盡有私。湘浦佩珠雖贈早,成都玉杵卻來遲。難忘一世孤眠語,忍負千攔百就時。始信相思不無益,有情癡也未曾癡。
回首燕臺浪寄聞,博山相約許湔裙。投符求辨驅紅豆,倚醉猶能乞紫云。甘果擲來還并剖,名香竊去更同熏。市門妒女重相羨,不悔從前刺繡文。
鈿車初下思安詳,不似花階釵襪忙。界淚粉痕新別姊,卸頭燈影乍羞郎。誰云婢價輸奴價,自認柔鄉作婿鄉。多謝向來持薄怒,為留歡味此宵嘗。
玉合金針故事遙,離人自寫可憐宵。
沉沉舊院收魚鑰,隱隱星河夢鵲橋。
天上雙星窺分野,人間萬感溢思潮。
柳州屢乞仍難巧,聊報瑤章作解嘲。
清齋高臥夢羲皇,
常日攤書與世忘。
不為買山錢已散,
故將馀詠寄空囊。
下筆筆端響,
往還力倍驅。
此翻經險峻,
蜀道亦平途。
蝦菜飄零范蠡船,幅巾短杖自悠然。
柴桑歸及元興日,《同谷歌》成天寶年。
流水桃花何處問,春風燕子至今憐。
隔村隱隱精藍結,知是當時已解禪。
萬疊云山山外城,登陴一望氣崢嶸。
渠搜西去新傳箭,弱水東來盡列營。
有俟弦歌工化俗,且將靴帕學論兵。
鬼方親見高宗伐,奇績無須三載成。
絲管清且哀,一曲傾一杯。
氣將然諾重,心向友朋開。
古木無生意,寒云若死灰。
贈君芳杜草,為植建章臺。
比高崮,
天外影頎頎。
妝點額黃留晚照,
平量腰素鎖朝霏。
煙視自然碑。
東廟小兒隊,
南風大賈舟。
不知今廣市,
何似古揚州。
一片寒光徹,山河影自分。雁翎空里映,鶴唳鏡中聞。藉草明衣露,盈梢濕水云。西風吹浪起,江色白紛紛。
萬里光如晝,誰能別一天。澄江沙際迥,賈客夜深眠。銀燭照難見,澗泉清可憐。捲簾看獨遠,浩淼欲茫然。
晴哢連林春翕翕,
一片勞心不堪縶。
竹間勿作么鳳吟,
何處飛來羽衣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