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躬詩 其六十九
眼凈微成巨,三年貫虱心。羊羹與雞距,戈甲起繽紛。
眼凈微成巨,三年貫虱心。羊羹與雞距,戈甲起繽紛。
只疑云欲飛,不知山勢峭。
瀟灑出清挺,孤立更娟妙。
銀漢淬寒鋒,銳利不可鞘。
劃破漏天漏,媧皇補不到。
絕壑凝元陰,萬古雪如縞。
自從天地開,日月光未照。
山鬼與木客,隱隱雜啼笑。
安得壁上行,絕頂訪祠廟。
潭中有龍不可見,
但見瀑水從天來。
我欲垂鉤畏血指,
卻上北嶺聽奔雷。
石瀨濺濺立鷗鷺,綠杉瑟瑟隱茅廬。清溪縹碧竹排溜,紅樹青山問賣魚。
錦石奇峰次第開,清江碧溜百千回。問余半月行何事,日讀天然畫本來。
峭壁千峰摩頂圓,凈無塵土立風煙。崚嶒倒影晴江上,疑是身游兜率天。
拍拍清灘趑鷺鶿,蕭蕭疏竹繞臺池。離江清絕誰人領,入我扁舟一卷詩。
琴書堪慰客中身,
山館棲遲悟凈因。
間啟半窗看暮雨,
晚涼新綠最怡人。
漳河曲曲瀉平沙,
魏武移澆銅雀花。
兒女銷盡英雄骨,
遺言逆望望陵哭。
生作疑冢七十余,
知爾西陵何處居。
畢生辛苦為誰忙,
歡娛極處盡悲涼。
龍泉欲吼飛光絕,
不到今時已斷腸。
未晚樓中傳好句,谷音卷里有新聲。高吟低唱常驚座,早著醴陵才子名。
桑海頻經心已碎,尚留殘稿目難瞑。十年過往同聲氣,忍向清明哭老成。
六旬為縣尉,清苦莫能名。閒月供官饌,長年無馬行。寧家憑俸米,養老仗藜羹。獨有諸童叟,逢人說政平。
冷署依山小,瓜蔬綠滿籬。廉蒙長吏厭,賢得縣胥欺。有訟皆持法,惟情不敢私。徒行張蓋少,誰識是官司。
玉露凝香,金風傅彩,更誰錫與嘉名。移來鹿苑,相好自天成。見說漢宮仙掌,輕將去、鉛淚雙零。算爭似、玉毫光里,一指證無生。
兜羅垂引處,乍伸還屈,示現分明。想拈花俱笑,指月同清。應是散花人至,鄰虛界、驀地香城。慈云護、摻摻親供,相對展金經。
高閣臨江,岸隔云連,山屏鏡開。問人生幾見,青蕪變海,春光依舊,紅藥翻階。清水溪邊,文峰塔下,裙屐年時攬勝來。空中語,甚張霄成幄,有酒如淮。
池臺。半掩風埃。向老地、荒天倦眼揩。但濠梁托興,觀魚知樂,華亭引唳,與鶴為儕。萬事由天,一閑放我,石上題詩掃綠苔。心安處,即只園舍衛,弱水蓬萊。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佛殿對三門,
燈籠掛露柱。
庭院陰陰風雨過。
人去簾垂,生受凄涼我。
欲斷旌懸何日可。
輸他銀押偏寧妥。
牽掛早知成日課。
瘦影寒宵,愁共纖蟾墮。
更戛花風驚夢破。
吉丁當是招魂些。
約素小腰身。不奈傷春。疏梅影下晚妝新。裊裊娉娉何樣似,一縷輕云。
歌巧動朱唇。字字嬌嗔。桃花深處一通津。悵望瑤臺清夜月,還送歸輪。
搖落驚秋暮,空庭木葉黃。
雨馀蘭渚潤,風動桂叢香。
臥病蓬三徑,懷人水一方。
何當重結社,文酒共徜徉。
春將歸去,為相如四壁,臨邛無伴。特送好花樓上影,斜卷押簾銀蒜。眉語呼郎,弓靴倚婢,蛺蝶誰拘管。橫波迎笑,又穿紫陌西畔。
此際依約窺臣,催成新句,寫當年團扇。風動湘裙,最苦是、香氣教人驚顫。粉帛頻施,湖光作鏡,著意回嬌面。重逢何處,愿隨輕絮吹遍。
金鵝山勢高崔崔,
乘興已泛滄州回。
計較百年能幾日,
不知此地何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