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1925花
庭院陰陰風雨過。
人去簾垂,生受凄涼我。
欲斷旌懸何日可。
輸他銀押偏寧妥。
牽掛早知成日課。
瘦影寒宵,愁共纖蟾墮。
更戛花風驚夢破。
吉丁當是招魂些。
庭院陰陰風雨過。
人去簾垂,生受凄涼我。
欲斷旌懸何日可。
輸他銀押偏寧妥。
牽掛早知成日課。
瘦影寒宵,愁共纖蟾墮。
更戛花風驚夢破。
吉丁當是招魂些。
庭院里陰沉沉的,風雨剛剛過去。人已離去,門簾低垂,我獨自承受著這凄涼。心中如旌旗般飄搖的愁緒何時能斷?倒不如那銀制的鎮簾之物,偏能如此安穩。早知道牽掛會成為每日的功課。寒夜中只見瘦影,愁緒與纖細的月亮一同墜落。更有花風掠過,驚破了夢境。那叮叮當當的聲響,像是在招魂一般。
陰陰:形容庭院陰暗、幽深的樣子。
生受:承受、忍受,此處指獨自承受凄涼。
旌懸:如旌旗般飄搖不定,比喻內心的牽掛或愁緒動蕩難安。
銀押:銀制的鎮簾之物,用于壓簾使垂,此處與“旌懸”對比,突出內心的不安。
纖蟾:纖細的月亮,蟾是月亮的代稱。
戛(jiá):刮、吹,此處指花風突然吹過。
吉丁當:擬聲詞,形容清脆的聲響。
招魂些(suò):楚地招魂時的語氣詞,此處指似有招魂之聲。
標題標注“1925”,推測詞作于1925年前后。詞中“人去簾垂”“牽掛成日課”等句,或因與親友離別而作,反映作者在特定時期因離別產生的孤寂心境與深切思念。
全詞以庭院風雨后的凄涼場景開篇,通過“旌懸”之動蕩與“銀押”之安穩的對比,“瘦影”“纖蟾”的細節刻畫,以及“招魂”般的聲響渲染,層層遞進地抒發了對離去之人的深切思念與無法排遣的愁緒。語言質樸細膩,情感真摯動人,是一首典型的抒情小令。
細草青回輦路春,舞雩今見詠歸人。
寒鐙夜話西山雨,匹馬朝飛朔陌塵。
海內論交幾師友,秦中播越舊君臣。
丈夫不為窮途哭,萬感蒼涼淚滿巾。
圣朝久變文身俗,
四海誰非革面人。
此地胡為名未改,
猶勝酬偽必言真。
詩史四朝搜劫火,白頭此愿冀能償。
山靈倘許吟招隱,河伯終當嘆望洋。
窺管一斑添閏集,投書幾輩吊清湘。
勞君遠道貽新什,斗室春生寂寞鄉。
吹來萬斛濤聲沸。恰趁江風利。
夢中渾不辨行船。醒攪船輕簸浪軟于綿。
濛濛濕霧推篷里。半餉帆收矣。
日高天鏡洗青銅。回望三山浮動有無中。
杖從紫竹洞,津口問湖船。
笭箵收涼雨,跏趺向晚煙。
隱無郫上宅,耕少汶陽田。
便可移家去,漁歌共歲年。
公來前有約,更望少微閒。
爛醉新醅酒,能忘舊隱山。
瓊瑤雖并質,塵土會凋顏。
永夜陶陶語,令人愧尹班。
朝逾弱水北,夕憩鐘山頂。
顓頊清玄宮,禺強掃幽境。
燭龍發神曜,陰野彌煥炳。
導達三氣和,驅除六天靜。
玉樓互相暉,煙客何秀穎。
一舉流霞津,千年在俄傾。
惺忪春夢何時足,拚晝掩、銀屏六曲。
繡倦歇鴛針,藏在沈香褥。
藕花衾壓桃花肉,微睡醒、低呼小玉。
何處弄琮琤,似戛瀟湘竹。
連昌宮廢昌河在,事去時移語浪傳。
下有荒祠難問處,古槐枝禿竹參天。
唧唧復唧唧,夜嘆曉未息。
蟲聲急愈尖,病耳聞若刺。
壯士易為老,良時難再得。
日月相隨東,天行自西北。
三者不相謀,萬古無窮極。
安知人間世,歲月忽已易。
吟。
拍遍闌干賦不成。
明鏡里,
一夜鬢星星。
寒菊殘秋劇可憐,眼前光景與留連。
高樓風雨仍今日,故國河山自去年。
偶對親朋成獨醉,欲摹花葉斗孤妍。
寂寥此地黃昏散,未覺囂塵接市廛。
七十三年岳降祥,遠從南海薦霞觴。豈緣吸養仙丹壽,且喜真傳道脈長。云夢春風時對育,天關晴日倍輝光。貞元再見清寧會,翙翙高岡有鳳凰。
春轉堯天舜日熙,心傳堯舜幾聞知。物生本與時行會,萬化都從一畫窺。天霽翕云觀妙用,岸容舒柳亦何私。千年把柄歸吾手,便是乾坤不老時。
三月旬初九,辭親已五年。
音容安可再,勞諭想從前。
銜索魚終朽,當風樹不眠。
故園易零落,春草幾芊綿。
然鐙繡佛衣,
偶制萬年字。
停針夢九霄,
枕上銅駝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