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至
群丑發禾川,中宵羽檄傳。才收緣岸戍,已漲近城煙。掠貨舟相次,驅人騎獨先。兒孫猶九口,兩地寸心懸。
群丑發禾川,中宵羽檄傳。才收緣岸戍,已漲近城煙。掠貨舟相次,驅人騎獨先。兒孫猶九口,兩地寸心懸。
江北蓼花秋。天自悠悠。一生離恨幾時休。聽到夜深更漏轉,點點生愁。
云影向東流。月上邗篝。何時同泛菊花舟。說盡相思千萬語,才下心頭。
浮云散盡狂波止,天上玉蟾水底圓。皎潔迥然通湛寂,此時消息若為傳。
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烏兔體全身,靈機何處覓。
今朝看見昨朝人,依舊眼睛光似漆。
古佛不到處,諸人共用。諸人不到處,古佛同參。同參共用如何顯,種田博飯機非淺。
因思昔日老師言,三界本無何用免。
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更是誰。霧露云霞遮不得,個中猶道不如歸。
復何歸,荷葉團團團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
天機藏不得,花笑鳥啼時。不待重拈出,當人合自知。
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更將何物演真乘,六六元來三十六。
一是一,二是二。頭上是天,腳下是地。饑即餐兮困即睡,人人皆受如來記。
三世諸佛,不知有恩無重報。貍奴白牯,卻知有功不浪施。
明大用,曉全機。絕蹤跡,不思議。歸去好,無人知。
沖開碧落松千尺,截斷紅塵水一溪。
衲僧照徹千差眼,緇素淺深毫發分。分處莫非全正令,法王那得獨稱尊。
脫葉何曾上故莖,
亂蟲苦作不平鳴。
已教楚客愁難遣,
況聽高樓擪笛聲。
邇年世事盡翻新,詩酒如君亦雅人。
撥去窮愁留血性,好看春色助精神。
喬枝舊契書容讀,棣萼新芳趣自真。
覆甕一編嘆已久,今朝何幸拂浮塵。
雨過風柔五兩輕,殘霞晴掛寶安城。
三年寤寐三秋客,一水蒹葭一日程。
社結芳鄰仙可侶,斕成孤枕夢偏清。
重來為赴平原約,家釀君應日日傾。
俗儒閣閣蛙亂鳴,亭林老子初金聲。
昌平山水委灰燼,可憐孤臣淚縱橫。
東西南北轍跡遍,斷柯缺斧終無成。
獨有文章巨眼在,北斗麗天萬古明。
聲音上溯三皇始,地志欲掩四子名。
丈夫立言要須爾,擊甕拊缶烏足鳴。
嗟余孱退昏庸百不力,付與四海劉傳瑩。
雨歇空堂秋氣生,酒杯無惜坐深更。
扁舟此去復為客,一宿緣君暫到城。
夜月幾時還共照,楚山應恨不同行。
西風萬里傳書處,待汝題詩贈屈平。
水面平如砥,湖心淺不波。
駕肩同作楫,袖手莫談河。
不見成橋鵲,空傳度磧駝。
勞生正應爾,空愧白鷗莎。
卻念天涯人共瘦。白袷衫新,合得腰圍否。病訊莫教雁訊傳,客歸應在燕歸后。
更番風和雨。愁把落花數。春夜獨醒時。思君君不知。
聞說輕依弱草棲,曾沾花雨作香泥。
錦筵舞罷隨仙步,紫陌朝回逐馬蹄。
榮辱寸心應渴長,古今浮世為昏迷。
長纓不染還須濯,莫道華簪是辟犀。
宮筵肆兮哀弦拊,玄鶴降兮鳴且舞。
呼煙侶兮嘯云友,誰能為此師曠子。
招白云兮會天鬼,兩冥冥兮風不止。
君好音兮徒自苦,民悲嗟兮離棄女。
我與釋迦老子,有不共戴天之讎。
今日為什么燒香禮拜,不是冤家不聚頭。
通體當風弱不支。
年光銷盡斷腸絲。
不辭身作桓宣武,
看到金城日墜時。
單車浩蕩別中原,試險今來過益門。
馬入亂峰疑路絕,人穿密箐怯風喧。
棧云低拂西征旆,蜀道初驚北客魂。
隴樹重重鄉國隔,艱難滿目與誰論。
衰柳江南感舊游。
謝家池館正新秋。
不堪回首向西州。
往日風光猶自好,
少年心事未全休。
綠陰如水恨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