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臨平二首 其一
前窗向市下卻簾,后窗臨水開卻門。
岸頭楊柳報春動,溪底云天隨浪翻。
隔溪數間黃草屋,繞屋千竿翠瓊竹。
三老鳴鉦檥柂樓,今宵又向臨平宿。
前窗向市下卻簾,后窗臨水開卻門。
岸頭楊柳報春動,溪底云天隨浪翻。
隔溪數間黃草屋,繞屋千竿翠瓊竹。
三老鳴鉦檥柂樓,今宵又向臨平宿。
船的前窗朝著集市,放下了簾子;后窗對著溪水,敞開了門。岸邊的楊柳告知春天已至,溪底的云天隨著波浪翻涌。隔著溪水有幾間黃草屋,屋子周圍長著千竿翠竹。船工敲著鉦把船停靠在舵樓旁,今晚又要在臨平停泊了。
卻:放下、敞開。這里‘卻簾’是放下簾子,‘卻門’是敞開船門。
三老:指船工。
鳴鉦:敲鉦,鉦是一種古代樂器,這里是船工用敲鉦表示停船等操作。
檥(yǐ):通‘艤’,使船靠岸。柂(duò)樓:船上操舵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春日乘船出行途中,于臨平停泊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展現了當時旅途中的所見所聞。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水鄉春景,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動靜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南宋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生動描繪。
波光山色兩盈盈,短策青鞋信意行。
葑草煙開遙認鷺,柳條春早未藏鶑。
誰家艷飲歌初歇,有客孤舟笛再橫。
風景無窮吟莫盡,且將酩酊樂浮生。
倦叟尋芳藉短筇,故人解后一尊同。
明霞浸水疑鋪錦,彩閣橫溪儼臥虹。
猿去復歸啼曉嶂,僧來相伴立春風。
雪濤湍激開寒閘,滌盡塵襟萬慮空。
古人期年變,拙政媿格頑。
觸此三伏暑,招提解征鞍。
好風隨過雨,稻花秀可餐。
南窗大榻涼,久輸老僧閑。
盤飧息萬慮,竹梧凜相看。
清陰交蔽芾,直節不可干。
斯來結三友,欲去復盤桓。
深溪藏毒蛟,樵家冰灶口。
結侶腰彎刀,破衲補更厚。
持擔俯清流,勇往不回首。
褰裳望青采,豈暇尋枯朽。
應詔書聞便遠行,廬陵不獨詫邦衡。
寸心祇恐孤天地,百口何期累弟兄。
世態浮云多變換,公朝初日盍清明。
危言在國為元氣,君子從來豈顧名。
人言創業世所難,我謂守成寧易得。
守成創業并二難,況以守成而建宅。
翼翼翚飛奐且輪,均輸殫巧斷云斤。
晴嵐暖翠十分好,水鏡山鬟四序新。
子儀甲第在何許,怱此巍峩基千古。
諸郎他日到鳳池,便是潭潭公相府。
嘉賓滿座酒盈罇,常棣怡怡堂上春。
書生無物表賀成,袖有新詩聊當野人芹。
連墻不通問,千里迺寄音。
平生于締交,淡泊味最深。
吳山青插天,應同碧玉簪。
尚憐風馬牛,暌若商與參。
一聲南來鴈,西風又相尋。
君其念衰朽,余亦懷瑤林。
一廉了官事,吟外時鳴琴。
識量萬頃陂,文華實南金。
向來唐相璟,疑事問崔琳。
諸臺貴得賢,而肯舍此琛。
會晤喜有期,寬此離索襟。
婚嫁債羈縻,何時是了期。
每嗟身外累,無出女和兒。
聽漏寒無夢,添香夜有詩。
沈沈澄萬境,梅影月初移。
麾節交迎出帝城,滿朝皆羨板輿榮。
一州暫輟春風暖,八郡同瞻霽月明。
吳苑鶑花新管領,秦溪桃李舊生成。
應憐倦臥寒窗者,煮藥爐邊聽雪聲。
又復移舟踐舊盟,喜隨師友挹湖光。
一番雨勢生秋意,幾處蟬聲送夕陽。
亭榭家家增藻飾,星河歲歲曜文章。
斷橋向午蟾方出,載月乘風更舉觴。
隠隠層臺際混茫,荊關形勝古當陽。
登樓賦里山川在,抱玉巖前塹壘荒。
思繞曲沮流脈脈,望迷平楚入蒼蒼。
青林漸復升平舊,百里康莊夾綠楊。
水邊寂寂蒼苔晚,猶有東風為掩扉。
一硯落花人睡起,半簾微雨燕飛歸。
舊時小草塵侵戶,隔日余薰潤入衣。
客又不來吟又懶,小山相對拂金徽。
山棲白云表,高臥息煩倦。
正夏谷風涼,長日嵐陰半。
樵人歸路遠,亭午各已散。
犬靜眠松簷,鳥下浴泉澗。
杖藜隨興往,卷帙從風亂。
遠我遺世情,方能涉憂患。
天一孕真精,裁成六出霙。
大聲聞竹折,空色助梅清。
節壯氈甘囓,兵奇鶩自驚。
男兒須事業,謾說剡舟明。
昔人饋藥不敢嘗,未達寒溫良毒旨。
朝來剝啄客問病,寶劑盈奩意何侈。
便當三咽答殷勤,兒欲先嘗還且止。
平生結交結以心,豈有鴆人羊叔子。
多君相濟義薄云,友道線絕今振起。
綠陰庭院趁清和,抖擻精神迎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