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南宋陳樞長江萬里圖 其一
曾聽江聲過海門,眼中忽見舊濤痕。山崩岸坼知多少,獨有中流砥柱存。
曾聽江聲過海門,眼中忽見舊濤痕。山崩岸坼知多少,獨有中流砥柱存。
聲聲爆竹散林鴉,煙火春城千萬家。
碧瓦才臨新日色,宮鐙未剪去年花。
死生轉覺人情切,進退須防道路差。
節物驚心同逝水,等閒誰敢負韶華。
身著宮袍拜玉旒,東風二月別皇州。
玉堂學士于今盛,一顆明珠不暗投。
東岳祠前動別驂,歸心先己到江南。
同官敢怨無言贈,玉旨丁寧已再三。
四海建溪茶,古今人所重。惟有禪家流,端的得受用。
風穴出送行,香嚴用原夢。古佛老趙州,到與不到共。
今者披秀翁,又作如是供。階也分化權,空生與之頌。
但得出處真,一用一切用。物以甘柔趨所嗜,茶獨森嚴正其味。
老僧得之其夢圓,張喉引喙欲談禪。小僧得之忘百慮,挑囊直入茶山去。
僧無老少俱喜茶,問訊武夷仙子家。待我明年春睡醒,借爾郝源作茶鼎。
三昧酒,吃便醉,坐禪時,只瞌睡。輕輕未可悚動渠,送上茶山渠自會。
見張三,逢李四,把得便行果靈利。一枝春信有來由,六出飛花不相類。
到秀峰,真得地,四方老衲如云至。跨著三門酌一杯,換卻眼睛拈卻鼻。
鐵面老禪今健否,家居道舊想安然。飯香苦憶伊蒲饌,井冽還思甘露泉。
衲僧手眼親,把得是日用。左乞建溪茶,右化連江洪。
快拈兩條蛇,并作一手弄。行看臘雪消,便是春雷動。
至辱莫若乞,至樂在無求。茍得無求旨,雖乞吾何羞。
道人白云居,心與白云儔。明朝出山去,迫夏歸來不。
盡大地是吾檀越,梅花杏花先后發。綠楊陰下問長安,門門有路皆通達。
祖師禪,活鱍鱍,長粳米飯抄滿缽。
佛子平居觀世間,皆謂圓融無雜壞。使其應入如所觀,與奪交馳還窒閡。
我嘗行乞今示汝,要得圓成先擊碎。一毛不立等剎塵,八面俱來無向背。
如探有無于懷中,如問可不于自己。有無可不非外來,是中欲誰為慍喜。
佛子當持此法門,入此界中而示現。丹山紅爐為汝開,歲晚歸來金百鍊。
達人不見塵中隘,為有而今這一解。長柄笊籬入手來,倒用橫拈風雨快。
南街打倒北街頭,東園乞得西園菜。阿呵呵,也奇怪,他家自有通人愛。
寓宿春闈歲欲除,
嚴風密雪絕雙魚。
思君獨步西垣里,
日日含香草詔書。
一枝枝,未曾經謝,黃時早如子。霜簾捲處。較金縷衣痕,多些香味。面面圣檀風外綴。萼蹙微籠紫。似昨夜、侯門燭滅,銅盤堆蠟淚。
傳聞鄢陵戰場多,問花何偏傍,荒城廢壘。拈花嗅,形容遍,幾番不似。多分安陵年少客,半醉后、金丸拋葉里。想天上、故人鄉夢,惺惺長記此。
關前立馬色蒼蒼,抗手還同漢署郎。
雙闕風云分去路,千山冰雪照離觴。
薊門賦后馀雙鬢,碣石書歸待八行。
別汝相思無遠近,天涯一望九回腸。
江月照,
松風吹,
永夜清宵何所為。
小舟泛泛游春水,竹笠團團覆敗蓑。
盈棹長風三尺浪,滿船明月一聲歌。
非干奔走厭浮世,自是情懷慕素波。
惟有仙翁為密友,就魚攜酒每相過。
明州凈土急膻腥,黯淡姚江隕將星。
走保會稽吳入越,群囚冶父帥聽刑。
守關尚未知山道,伐木空勞塞海陘。
可惜斯人無將略,孤忠耿耿照丹青。
灰里撥陰何,
思君欲就哦。
還憂好時節,
來攪或遭呵。
秋江水淺紅蕖落,寒英又遍江岸。畫船歌歇,西風漸緊,綺羅重換。鴛鴦拆散。但留得、寥天一雁。帶衰楊、蕭疏幾線,杳杳斜陽晚。
那更新霜濺,渡蕭辰、恁般清怨。溪花落盡,剩娉婷、尚疑人面。待插銀瓶,怕憔悴、愁顏莫展。更伊誰、無情酒盞向汝勸。
人心物意兩相關,
后浦明珠去尚還。
為國不知賢是寶,
卻令遁跡老空山。
幾年江海接華裾,所吐珠璣總緒馀。
黃葉翩翩都是景,別才落落不關書。
歸來方見宦情薄,晚節仍嫌詩律疏。
漫道枯腸搜已盡,東坡佳句趙陳予。
地結霜痕白,檐虛夜氣青。
聲殷礱早谷,風動閉寒扃。
玉色鮮堪比,珠光瀉不停。
蒸炊謀室婦,農祖薦朝馨。
峒戶蠻村老此身,直聲猛氣動延津。
重來瑣闥風裁舊,獨對青蒲袖草新。
多難朝廷容敢諫,中興將帥重清貧。
金章鐵券休輕覷,抗疏當關正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