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二首
云母屏風零露潔,蒲萄錦衾殘月光。羞看繡帳雙鴛帶,徒費薰衣百和香。寶釵頭上千黃金,可憐墮井無復尋。情如秋嶺朝朝淡,愁似春江日日深。
云母屏風零露潔,蒲萄錦衾殘月光。羞看繡帳雙鴛帶,徒費薰衣百和香。寶釵頭上千黃金,可憐墮井無復尋。情如秋嶺朝朝淡,愁似春江日日深。
人生中壽今過半,髭發未改筋骨變。況兼積郁病肝膽,逆氣上衛下涌疝。以此傷和腸胃弱,人間珍腴無所羨。縱博狎妓皆不好,更薄裘馬屏諸玩。
惟有文字心所耽,少小習之老不倦。學成欲求當路知,奔走荒山困鎖院。可憐偏僻不入時,以水潑石冰投炭。爾來二十有一載,名場大小三十戰。
如今精氣漸消歇,委運浮沈絕忻嘆。授書村舍非謀貧,聊借生徒近筆硯。時過神敝學不入,了無新得成懶漫。
王生年少何為者?棱棱氣骨跨霄漢。勵節定教追古賢,為文誓使矯時彥。不忘訪我來荒塢,月明置酒臨松澗。
今古究論無次第,詩書狼籍堆滿案。言言當心語語合,不覺意氣增百萬。燭盡壺空未肯眠,坐聽雞鳴遂達旦。
燕山勒石知不逢,南畝躬耕仍未慣。我今不死何所貪?獨此勃勃猶可戀。
酒錢自昔從人乞,
詩思出門何處無。
青箬織篷菅織席,
此生端欲老江湖。
鎮日孤舟臥,清宵坐看山。
呼童聽落葉,對月問離顏。
樓閣行將近,帆檣去不還。
愁心與秋水,一夜到鄉關。
溪流東去水云深,十載青山負夙心。今日停舟聊一望,幾時攜鶴住楓林。
兩岸清沙映落紅,溪頭知有夜來風。扁舟卻恨尋春晚,不見桃花二月中。
我里比僑居,不欠山青水綠。只恨風沖雁序,使分飛隈澳。
只今一葦視苕溪,見天倫雍睦。此去春濃絮起,應翻成新曲。
古碑崒嵂倚荒丘,宋室存亡仗運籌。
十萬敵兵來假道,八千驍騎截中流。
為慚南國輸金辱,聊向西胡縱酒游。
埋骨青山遺恨在,寒風落日戰松楸。
折山山下簇人煙,
一似吳兒笑語喧。
始信胭脂溪水媚,
木瓜分得也嫣然。
且將團扇暫徘徊,
淚滴閑階長綠苔。
春色似憐歌舞地,
不論時節遣花開。
十里橫塘九曲灣,龍山才過又龜山。蘇州路遠常州近,吃著江潮語帶蠻。
棉花織布勝綿綢,江北人來市上收。有女家家勤早起,機中忘卻未梳頭。
高鄉最怕旱成災,水種雖多未肯開。耘罷稻田新得雨,人人吃酒上街來。
披毛戴角入廛來,
水底桃花幾度開。
世界未生唯此性,
任他遷變豈輪回。
蟬眼龜形腳似蛛,未嘗正面向人趨。
如今饤在盤筵上,得似江湖亂走無。
朝光瑞氣滿宮樓,綵纛魚龍四面稠。
廊下御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毬。
千官盡醉猶教坐,百戲皆呈未放休。
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問行由。
七曲倚棹歌,古寺風雷陷。
陷石垂為洞,洞門為石扇。
墜者為石梁,梁下水為澗。
小口才通人,中有田園便。
千載空桃花,止許靈云見。
才接云虹氣,吾旗已豎降。一浮鋤水宅,共倚叫山窗。
蔣筑能無徑,潘才信若江。不須邀月上,君面有銀缸。
賴有昌明氣,一開混沌天。不曾知棒痛,豈可咎霆嚴。
亦以王回義,愈知鄒浩賢。須眉吾亦好,輸爾獨千年。
不見開元天寶年,勝地猶以詩人傳。
詩人陳跡更何許,閱世惟有杜曲田。
秦關夢想昔未涉,頻來寧謂非前緣。
五陵佳氣久寂寞,今談形勢嫌稍偏。
昆明揚灰曲江涸,荒坰吊古費討研。
城南水木僅留此,促游晴鳥破曉眠。
忽逢新綠滌愁眼,快如櫪馬得美韉。
南山坐對少塵土,平川歷歷疏清泉。
小桃一株最娟好,皎然獨立含春煙。
羈人此興豈常適,欲去林外還停鞭。
誰云儒冠苦相誤,流離恩厚慚身便。
乾坤變態況催迫,猶如百級未造巔。
麻鞋千里復奚補,徒令鄉國心魂牽。
樂游古原近突兀,蕭蕭落日真堪憐。
吁嗟先生飽世難,莫將苦句吟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