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六首 其四
晉史寇諸葛,賓王武瞾賊。漢高不滅楚,耳馀為比翼。漢高自萬乘,勿勞幸不耳。孔明胡所尤,天命如斯矣。臨危悲黃狗,拜相感微時。豈知死與貴,石光忽滅澌。
晉史寇諸葛,賓王武瞾賊。漢高不滅楚,耳馀為比翼。漢高自萬乘,勿勞幸不耳。孔明胡所尤,天命如斯矣。臨危悲黃狗,拜相感微時。豈知死與貴,石光忽滅澌。
山徑無人燕自鳴
椰陰瑟瑟弄新晴
隔林遙聽潺湲起
猶作宵來風雨聲
秋郊搖落早,
騎馬滑州城。
怒鶻捎深莽,
饑烏下遠坪。
河釃黃武水,
關阻白沙營。
官渡東流去,
誰知緩轡情。
雪姑迎后,房櫳護得,黃睛明潤。撲罷蟬蛾,更弄飛花成陣。穿籬遠近。未肯傍、茸氈安穩。念寒夜,偎衾暖處,夢尋燈暈。
繞膝聲聲低問。似無魚分訴,憐伊嬌困。展膊屏前,髣髴三生猶認。懷春最恨。漸取次、歸來難準。瓊簽盡。上案晴蟾鋪粉。
彈指光陰逼禁煙,
曉風吹夢不成圓。
早無消息到儂邊。
春色二分流似水,
碧城千丈遠于天。
芙蓉密字待誰傳。
何以散廓落,下山復上山。白云懷袖里,紅樹有無間。山燃無焰火,石吐不炊煙。樵斧聲稀處,飛鴻滿暮天。
山如窺鏡女,倒影冷泉清。西栗風前落,東曦樹杪生。蟋蟀風前切,芭蕉窗外翻。坐聽半夜雨,蕭瑟不堪言。
云時從棟起,水上與階平。千古高亭在,香山獨有名。一片三生石,圓公不復來。行人尋古跡,野菊滿山開。
謝臺既寂寞,猿洞亦荒涼。獨有前朝樹,秋風蘿薜香。樹色朝朝變,山容刻刻奇。高峰古塔直,日為野煙吹。
老樹秋先赤,石橋霜后寒。落霞人影靜,圖畫固應難。疏林落復落,黃葉深更深。楚客當年意,風流直至今。
薄暮游山觀,
天低逼少微。
地偏人到少,
仙去鶴來稀。
遠岫收殘雨,
深林翳落暉。
不緣簪紱絆,
容與待忘歸。
楚竹書完,湘江洗遍,也應未盡柔腸疊。怪他度厄空言,續命虛傳,人間何事稱佳節。重陽既徹斷鴻聲,蕤賓又迸啼鵑血。
恨結。地老天荒難滅,可憐竟作如斯別。每到紫艷茱萸,綠肥蒲草,瘦骨熔成鐵。悠悠夢冷已經年,時時心碎何由說。
顧在機前發,
鑒從顧后抽。
法身藏北斗,
船子下揚州。
四海風為線,
三山月作鉤。
回戈撥龍尾,
佇看釣鰲頭。
自從踏著涅槃門,一枕清風幾萬年。
弱水蓬萊雖有路,釋迦彌勒正參禪。
誰將枯木巖前地,放出落花啼鳥天。
兩個泥牛斗入海,至今消息尚茫然。
參橫碧落夜霜飛
玉漏聲沈燭影微
明月畫橋楊柳渡
關山不隔夢魂歸
一丘封草蔓,千里返蓬根。
不盡傷親淚,難酬愛女恩。
孤忠完大節,薄俗藐衰門。
未護馨香報,何人告至尊。
胡塵漠漠暗中州,
無力持顛漫自憂。
花鳥相逢非昔日,
不堪重上望湖樓。
作詩政欲江山助,
老矣東西南北人。
弟卻把詩摹作畫,
東西南北是知津。
常愿從君授古書,
血誠瀝盡更無馀。
漂流豈意來深野,
系滯無由后從車。
蹤跡浸違南郡帳,
夢魂長繞武侯廬。
仁人有意收庸賤,
時寄聲音一起予。
我生如行路,百里可居半。佳境思慚入,往往得驚嘆。此后將安歸,寧復堪把玩。過者盡陳因,來者方聚散。
豈無三數人,尚與我同伴。同伴問何為?寂寂守昏旦。行或事鋤耘,靜不離幾案。有時相晤語,祇覺方寸亂。
人情可欣悅,要如薦方盥。弦弛不欲聞,多病音節緩。更張豈無術,好歌續珠貫。遏云響未成,折楊興又懦。
復然望寒灰,寸焰依屑炭。歡顏庇廣廈,勞心屬旅館。偶逢扇暍涼,非私負曝暖。豈如東人子,但夸衣粲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