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論詩二首 其一
原自風騷浚,根從李杜尋。煙云裁體制,月露洗胸襟。所施殊高下,論功系淺深。盡饒材力贍,政要苦留心。
原自風騷浚,根從李杜尋。煙云裁體制,月露洗胸襟。所施殊高下,論功系淺深。盡饒材力贍,政要苦留心。
窺窗涼月夜沉沉,兀坐胡床為聽琴。
曲奏「水仙」聞逸響,人來島佛賞清音。
潘江、陸海誇君賦,白石清松契我心。
不是陽春投雅什,誰知綠綺用功深。
雖列蜀都有日,
卻逢謝傅何年。
歷歷林溪勝處,
想君把酒依然。
汝從江右返,正當秋雁分。
幾時離卻鄱陽水,衣裘尚帶匡山云。
我聞匡山天下絕,飛泉百丈吹瓊雪。
香爐五老沒層云,影入波濤峰勢折。
聞有陸羽井,又有遠公臺。
李白讀書心所好,至今魂魄應常來。
我曾東入吳,揚帆下西浙。
楊子太湖水,滿眼吳山北固皆丘垤。
十載匡廬幽夢結,西江血滿鄱湖熱。
兵戈遙隔子猷船,汝若曾登可細說。
兀坐支頤,童子前來,再拜致詞。告先生頰上,荒蕪不治,非其種者,鋤而去之。鼻堊須斤,眼翳須刮,蘭茝當門亦見耔。先生曰,姑徐徐點染,化白為緇。
須言君請無疑。念交絕何須口有疵。試數君素友,丹雞白水,歲寒有幾,能比松枝。我獨憐卿,卿何棄我,患難周旋不暫離。吾知愧,謝叟誠長者,下榻于茲。
流水潺湲東復東,勞勞塵世果何功。
千年恨并今宵里,兩載情歸一夢中。
曉入彩云全鏡沒,夜深明月半床空。
何因卯酒無醒日,檻外海棠紅不紅。
絢麗繁霞綵,熒煌瑞錦堆。
夜深疑睡去,日暖怕慵來。
圣水水深山亦深,
寺前三十里清陰。
一僧趺坐松間石,
不是安禪定苦吟。
欲上嵩高第一重,芒鞋竹杖趁云蹤。
雙林迥出三千界,二室晴開六十峰。
玉女幾曾逢漢武,石壇不復繼唐封。
憑臨未敢舒長嘯,恐破天池走臥龍。
一生萬里著行縢,抖擻塵埃尚未能。
不怕語音時帶剡,敢辭生計略如僧。
疏梅漸動清溪曲,霽雪遙看古塔層。
喚起故年清絕夢,數聲柔櫓下巴陵。
次孫本人奴,獨行古莫比。
泣呼君夫人,敬告善在此。
百里郎君躍馬來,恭承家命顧非才。
南云拜罷春如海,剩賦新詩寫永懷。
去年楚地賦家雞,今歲閩邦話本支。
一一聞孫煩寄語,超群拔俗是男兒。
滿目興亡事可嗟。蠻煙瘴雨話天涯。馬來王氣銷磨盡,帝國雄威叱咤加。
風簸浪,月籠沙。隔江怕聽后庭花。可憐多少癡兒女,猶認倫敦是祖家。
海峽形成水一灣。三州鼎峙似屏藩。雄圖控制臨群島,遺恨闌珊話百年。
沙克遜,不列巔。神明所寄豈徒然。醉生夢死蚩蚩輩,如此江山挽救難。
又是花開花落時。憑欄兀自數花枝。心如落瓣紛無著,祗覺紛紛不自持。
當日事,怕重提。休拈羅帶再題詞。新縑舊素知何是,一段風情訴與誰。
離合悲歡總莫憑。些時相見恰關情。私憐去后修鱗杳,怕問心腸是怎生。
山疊疊,水盈盈。鈿車何處迓傾城。夢中識路終無益,誤到巫峰第幾層。
昔觀爇綿上,王生曾不災。躍出五色煙,招我游蓬萊。
?爾借羽翰,聳臂凌丹臺。瓜棗奏瑛盤,玉膏流霞杯。
慎毋逐陳人,耽耽顛真頤。言念敦三節,焉能超九垓。
俯首問初心,不敢失提孩。多謝授真訣,慚我殊丹才。
英謀一發破昏冥,道路喁喁側耳聽。千里嘯歌趨雨露,百胥奸猾避雷霆。
閭閻有讓風長暖,囹圄無塵草自青。朝罷雍容問民瘼,愿言康樂上宸庭。
陋跡遲回寂寞濱,欲聞高誼嘆無津。聲華未及膺門客,揖讓猶皆蜀守民。
白日忽收千里詔,清風長挾萬家春。窮途傾眷陶鈞力,吟盡肝腸一慘神。
解郡西南促去程,扁舟西下照江明。旌麾益近青云路,劍佩行朝白玉京。
勢位久淹猶郡國,光華此去即公卿。山林愿聽功名起,野拙猶能頌治聲。
老大登高陪少壯,
芒鞋荒徑步行遲。
酒闌人醉風吹倒,
好似參軍落帽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