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漢英教授示和尹少稷韻四首 其三
疇昔持心欲見賢,肯容閭巷快爭先。豈知咫尺隔千里,空誦白云長在天。
疇昔持心欲見賢,肯容閭巷快爭先。豈知咫尺隔千里,空誦白云長在天。
聞道連云絕世無,急飛輕棹看規模。
簾鉤低掛半輪月,江岸平分千里圖。
飐飐金船流玉液,森森珠履踏冰壺。
高材自是明堂柱,試作斯樓雄楚都。
秋風隔岸木蓮開,
掩映紅妝玉鏡臺。
夜靜月明環佩響,
翠云屏里水仙來。
菊葉萱芽初出土,
凍齏冷面欲宜人。
老人脾病難隨汝,
洗釜磨刀待晚春。
芻尼曉咶。喜好音傳到,泥金三捷。奈是隔墻春色,細雨杏花人自折。攬鏡含矉,挑燈勻淚,似夢如塵最凄切。逐客天涯,愁人樓上,兩地共嗚咽。
逢人強解眉頭結。試輕羅小扇,佯遮雙蝶。梁燕金堂污泥黦。妒煞呢喃,兩兩于飛,向人癡絕。雨柳腰纖,露桃肌瘦,此恨向誰訴說。
靜思吳越中,民婦實可憐。每到春夏交,育吞勝力田。采桑不辭勞,陌上破曉天。江北蠶獨少,求繭尚艱難。
我取越蠶子,育之樓榭間。北郊多柔桑,買此不費錢。越中舊仆婦,養蠶已多年。率彼懷其種,如蟻生蠉蠉。每日親視之,桑葉何攢攢。將成色明潔,分箔上簇山。如雨食葉聲,三起還三眠。吐絲皆成縷,作繭皆成圓。繅絲可為帛,剝繭可為綿。
我思淮南人,耕稼業已專。何不教村婦,采桑滿陌阡。民風既可厚,民力亦少寬。
為語兒女輩,物力當知艱。幾樹桑青青,千個繭團團。貧女一月工,織成綺與紈。綺紈在爾身,忍令污且穿。所以萊公妾,諷諫詠詩篇。
別離如昨日,豈厭廣陵濤。
春色漁陽滿,烽煙海上高。
文章回白雪,顧盻解綈袍。
下走猶三輔,蕭條欲二毛。
春色還堪起,青云固可披。
振纓人不病,把袂客能詩。
奏事明光殿,掄才藻鏡司。
稽康猶自懶,早辱巨源知。
溯兒生與祖生同,欲以同名繼祖風。誰料不同又同處,偏逢忌日化塵紅。
昔年慚附驥,今日喜聯鑣。
金屑沙難揀,雞群鶴自超。
何人工贗鼎,幾輩奏云韶。
識別維真賞,相期在不驕。
重重欄檻千尋出,
一一窗扉八面開。
或真或摹,
斯焉取諸,
是出于偃月之儲。
垂胄同仇,
于門之魚,
予將比乎邾。
南來事事感懷多,
莫謾停云發浩歌。
生恐濁流污我足,
汽車載夢渡黃河。
牧童出捲烏鹽角,
越女歸簪謝豹花。
辭賦凌云絕代無,
漢家才子說相如。
高車駟馬須臾事,
一紙長留《封禪書》。
銅砂鑼里油清凈,照見塵中舊主人。寄語禪人猛參取,莫教孤負此生身。
八萬四千非一一,七金山內海滔滔。妙高峰頂平如掌,誰把長竿釣巨鰲。
動則萬丈懸崖,
不動則當處沈埋。
千重萬重關鎖,
一錘當面擊開。
伎死禪和無數,
依前似鴨聞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