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曉起問訊梅花
前日看梅風吹倒,昨日看梅雨霑帽。
近梅一日或再來,遠梅隔年才一到。
夜來為梅愁雨聲,挑燈起坐至天明。
不知消息平安否,早來問訊還疾走。
橫枝雨后轉清妍,玉容洗粧晨更鮮。
絕似孤山半峰雪,不羨玉井十丈蓮。
十事八九不如意,人生巧墮天公計。
簿書海底白人頭,孤負江南風月秋。
憶昔少年命同社,月里傳觴梅影下。
一片花飛落酒中,十分便罰瑠璃鐘。
如今老病不飲酒,梅花也合憐衰翁。
前日看梅風吹倒,昨日看梅雨霑帽。
近梅一日或再來,遠梅隔年才一到。
夜來為梅愁雨聲,挑燈起坐至天明。
不知消息平安否,早來問訊還疾走。
橫枝雨后轉清妍,玉容洗粧晨更鮮。
絕似孤山半峰雪,不羨玉井十丈蓮。
十事八九不如意,人生巧墮天公計。
簿書海底白人頭,孤負江南風月秋。
憶昔少年命同社,月里傳觴梅影下。
一片花飛落酒中,十分便罰瑠璃鐘。
如今老病不飲酒,梅花也合憐衰翁。
前幾天去賞梅,大風將我吹倒;昨天去看梅,細雨沾濕了我的帽子。近一些的梅可能一天后還能再去看,遠一些的梅隔年才能去一次。昨夜因為擔心梅花被雨打,我挑燈坐起直到天明。不知梅花是否安然無恙,一早便急忙趕去探問。橫斜的梅枝雨后愈發清美,如玉的花容經雨洗后清晨更顯鮮艷。它好似孤山上半峰的積雪,讓我都不羨慕玉井那十丈高的蓮花。人生十件事有八九件不如意,仿佛是落入了天公的算計。整日埋頭于文書中白了頭,辜負了江南的風月和秋景?;貞浲裟晟贂r與同社友人相約,在月光下于梅影中傳杯換盞。一片梅花飄落酒中,便被罰滿飲一杯琉璃鐘。如今我年老多病不能飲酒,梅花也該憐惜我這衰翁了。
霑:同“沾”。
橫枝:橫斜的梅枝。
清妍:清美。
玉容:指梅花的美麗姿態。
絕似:極像。
孤山:在杭州西湖邊,北宋林逋曾隱居于此種梅養鶴。
玉井:傳說中昆侖山上的井,這里借指高潔之物。
簿書:官府的文書。
同社:指志同道合的友人團體。
傳觴:傳遞酒杯飲酒。
瑠璃鐘:琉璃做的酒杯。
合:應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能看出詩人經歷了人生起伏。他可能在官場或生活中遭遇諸多不順,從“簿書海底白人頭,孤負江南風月秋”可推測,他長期忙于公務,無暇欣賞美景,年老時回首往事,借賞梅抒發內心復雜情感。
這首詩主旨圍繞賞梅展開,抒發人生感慨。其特點是將對梅花的喜愛與人生的不如意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經典大作,但以質樸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展現了詩人的心境,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靜中與世不相關,
草木無情亦自閑。
挽石枕頭眠落葉,
更無魂夢到人間。
悲歡鼎鼎百年事,
成毀寧知造物心。
嬌女九齡燈影在,
書堂跡滅夢難尋。
十二巫山見九峰,
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云暮雨渾虛語,
一夜猿啼明月中。
打把靈魂返洞天,
官骸歸來祖塋邊。
道旁頹仆誰家碣,
荒隴經營又熟田。
云龍山下黃茅岡,秋風破帽聊相羊。
徐州太守遺石床,煙花十萬皆微茫。
白龍帝鄉千里長,有客好事遙相望,高歌不乏太守狂。
我醉倚歌千仞岡,一聲叱起萬石羊。
寒笳數聲咽胡床,四山烽火何茫茫。
道路阻絕煙塵長,京華咫尺不可望,小子年來學佯狂。
送君入楚江,悠悠歸路長。
一去隔千里,魂夢伴瀟湘。
鄰家俱種桑,儂自種黃葛。那得四時寒,與歡裁衫襭。
竹竿何籬篩,上有馨香餌。兩魚參差到,不知合誰死。
儂家十畝竹,個個青瑯玕。與郎作怨耦,俱作湘妃瘢。
竹竿何籬篩,釣餌何馨香。前魚方吞吐,后魚自徬徨,為儂死不妨。
沙糖將黃檗,俱是業中味。歡真釀師手,一言千條淚。
暮雨江邊寄一犁,多情鄰老共差池。
平生意氣幾如俠,晚日詩書更有兒。
社酒方期終歲樂,葵蕭俄感送人悲。
紛紛窮達都歸盡,誰復聲名是舊時。
秋入西山爽氣回,欲酬佳節共登臺。酒須客至方當熟,菊待詩催故晚開。星聚每煩占會老,時違端合賦歸來。白頭強健蒙天假,卻笑星星負此杯。
采芳尋勝步紆回,四面林巒百尺臺?;ㄏ乱蛔鹑詫ψ?,竹間三徑為誰開。南山晚色悠然見,北雁秋聲驀地來。忽憶楚騷增舊感,高歌激烈且停杯。
高岸層軒早避名,直東何處問蓬瀛。
鯉湖隱隱氤氳布,蟹穴盈盈雺霧生。
一點太虛閒自障,半潭寒影照心明。
風云已附龍孫去,老聽滄浪歌濯纓。
驅車適海岱,日暮行人愁。餓夫相枕藉,老弱羅道周。
揮涕前致詞,淮楚是吾州。渠穿廣陵道,水納黃河流。
舳艫來吳會,東北通咽喉。一朝河岸決,漫衍東南陬。
百萬為魚鱉,何論田與疇!竄身來此方,茍活同蜉蝣。
此方又荒旱,赤地誰鋤耰?官吏責富戶,朘削如仇讎。
財賦一以空,猗頓皆黔婁。兩地總困厄,一死夫何尤。
聽此腸寸結,淚下不可收。寄語當路子,閉糴非良謀。
嗷嗷累千萬,生理真可憂。昔聞富鄭公,勸民貯乾糇。
所在發廩給,去往俱自由。公私雖兩困,危急庶有瘳。
萬邦苦饑溺,安飽亦足羞。何時災沴息,躬耕樂行休。
松梢臺殿郁高標,
山轉溪回一水朝。
不惜褰裳呼小渡,
夜來春漲失浮橋。
極目蒼蒼八桂林,春風迢遞客愁深。
峰回獨秀孤云遠,江入相離別夢沉。
閱歲但增歸鶴感,窺天難測剪鶉心!
刺船人去波濤急,凄絕成連海上琴。
祛盧左字力橫馳,
臺閣官書貼括詩。
守此行錐三寸管,
絲柔綿薄諒難支。
一聲聲勸人歸去,
啼血江南幾樹花。
我被微官拘束在,
汝緣何事不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