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塞轆轤體二首 其一
滴地酒成凍,喧天鴉訴寒。
窗風經怒響,簾日漏溫痕。
偶爾尋梅去,其如駐屐難。
沙鷗腳不襪,故故踏冰翻。
滴地酒成凍,喧天鴉訴寒。
窗風經怒響,簾日漏溫痕。
偶爾尋梅去,其如駐屐難。
沙鷗腳不襪,故故踏冰翻。
灑落在地上的酒都結成了冰,聒噪的烏鴉似乎在訴說著嚴寒。窗外的風憤怒地呼嘯著,透過簾子的陽光留下微弱的溫暖痕跡。偶爾想去尋賞梅花,無奈卻難以停下腳步前行。沙鷗光著腳,故意踏破冰面。
滴地:灑落在地上。
喧天:聲音嘈雜,響徹天空。
經怒響:憤怒地呼嘯。
漏溫痕:透過簾子留下微弱溫暖的痕跡。
其如:無奈。
駐屐:停下腳步。
不襪:沒有穿類似襪子的東西,即光著腳。
故故:故意
由于“霜塞轆轤體二首 其一”并非廣為人知的經典詩作,具體創作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可能創作于寒冷的冬日,詩人在惡劣的環境中,觸景生情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冬日嚴寒景象,突出環境的惡劣和詩人內心的孤寂。其特點是意象鮮明,運用擬人等手法增添生動性。在文學史上可能屬于小眾作品,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表達。
鐘陵千首作,筆絕亦身終。
知落干戈里,誰家煨燼中。
吟齋春長蕨,釣渚夜鳴鴻。
惆悵秋江月,曾招我看同。
九疊蒼崖里,禪家鑿翠開。
清時誰夢到,白傅獨尋來。
怪石和僧定,閑云共鶴回。
任茲休去者,心是不然灰。
塞門春已暖,連影起蘋風。
云夢千行去,瀟湘一夜空。
江人休舉網,虜將又虛弓。
莫失南來伴,衡陽樹即紅。
十八賢真在,時來拂榻看。
已知前事遠,更結后人難。
泉滴勝清磬,松香掩白檀。
憑君聽朝貴,誰欲厭簪冠。
今歲赴春闈,達如夫子稀。
山中把卷去,榜下注官歸。
楚月吟前落,江禽酒外飛。
閑游向諸寺,卻看白麻衣。
君話南徐去,迢迢過建康。
弟兄新得信,鴻雁久離行。
木落空林浪,秋殘漸雪霜。
閑游登北固,東望海蒼蒼。
君游南國去,旅夢若為寧。
一路隨鴻雁,千峰繞洞庭。
林明楓盡落,野黑燒初經。
有興尋僧否,湘西寺最靈。
天下艱難際,全家入華山。
幾勞丹詔問,空見使臣還。
瀑布寒吹夢,蓮峰翠濕關。
兵戈阻相訪,身老瘴云間。
七十去百歲,都來三十春。
縱饒生得到,終免死無因。
密理方通理,棲真始見真。
沃洲匡阜客,幾劫不迷人。
五老回無計,三峰去不成。
何言謝云鳥,此地識公卿。
夢愧將僧說,心嫌觸類生。
南朝古山寺,曾憶共尋行。
舊寄爐峰下,杉松繞石房。
年年五六月,江上憶清涼。
久別應荒廢,終歸隔渺茫。
何當便搖落,披衲玩秋光。
去歲逢京使,因還所寄詩。
難留天上作,曾換月中枝。
趣極僧迷旨,功深鬼不知。
仍聞得名后,特地更忘疲。
到處聽時論,知君屈最深。
秋風幾西笑,抱玉但傷心。
野水翻紅藕,滄江老白禽。
相思未相識,聞在蜀中吟。
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巖棱。
后夜禪初入,前溪樹折冰。
南涼來的的,北魏去騰騰。
敢把吾師意,密傳門外僧。
珍重歲寒煙,攜來路幾千。
只應真典誥,消得苦磨研。
正色浮端硯,精光動蜀箋。
因君強濡染,舍此即忘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