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作
七十去百歲,都來三十春。
縱饒生得到,終免死無因。
密理方通理,棲真始見真。
沃洲匡阜客,幾劫不迷人。
七十去百歲,都來三十春。
縱饒生得到,終免死無因。
密理方通理,棲真始見真。
沃洲匡阜客,幾劫不迷人。
七十歲距離一百歲,算起來也就三十年了。即使能活到百歲,最終也免不了一死。深入探究道理才能通曉真理,潛心修行才能見到本真。像沃洲、匡阜那些隱居修行的人,經歷多少劫難也不會被塵世迷惑。
縱饒:即使。
密理:深入探究道理。
棲真:指潛心修行。
沃洲:山名,在今浙江新昌東,為晉代高僧支遁等隱居之地。
匡阜:即廬山。
幾劫:佛教語,意為經歷多少個劫數,這里指經歷很多磨難。
此詩應是詩人七十歲時所作。當時可能經歷了人生諸多起伏,看到生命逐漸走向盡頭,感慨生命有限。同時受當時佛道思想影響,對隱居修行、追求真理有了更深感悟。
主旨是感慨生命短暫,倡導追求本真。特點是將哲理融入日常感悟,以直白語言表達深刻思想。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詩人對生命和修行的思考。
西風汾浦,雁初飛,秋水渺茫無際。有底忙時來復去,泛若虛舟不系。籬菊將開,村醪初熟,且住為佳耳。笑言相答,個中吏隱無愧。歲月不貸閒人,君顏非少,我發白如此。好把金杯休去手,萬事惟消沈醉。日轉山腰,馬嘶柳外,歌闋行人起。憑高西望,相思目斷煙水。
樓上低回摻別袖,山中磊落見英姿。白云未屬分符客,已有經行到處詩。
瑯玕三尺重南金,風韻仍同綠綺琴。胸次便如斯壁立,千年不受一塵侵。
吾家一派在遼東,世世蒙恩作總戎。子姓有君承將略,威名此日掃蠻風。石城笳吹三秋咽,炎海樓船萬里空。念是連枝歡不淺,經過頻駐玉花驄。
江豚出沒湖水腥,寒澤嗈嗈鳧雁鳴。舟人候風五兩正,蛋子捕魚舴艋輕。衡湘南去幾千里,吳楚東來多少程。欲向君山吹鐵笛,只愁□□□□驚。
姊妹欺相命,星前閉洞房。攜燈挑促織,羅襪下東廊。明日爭邀賭,釵頭金鳳皇。
我昔持衡向閩東,閩山青擁數百峰。一朝直上鼓山頂,海濤千頃揚天風。喝水巖前發長笑,至今夢想青原中。文山義水在何處,層樓高揖煙臺雄。煙臺之中數十仞,浮空積翠看無窮。春風蕩搖花爛熳,暮云映帶溪冥濛。山兮云兮千萬態,筆端孰與收天工。少年公子氣如虹,觀山耿耿留雙瞳。倚樓盡日開簾櫳,有時放歌偕兒童,有時載酒呼鄰翁。頹然一醉拍兩手,海光山色磨青銅。
芙蓉窈窕月朦朧,草閣遙憐玉殿風。曾從龍舟西苑里,正聞蓮漏百花中。珠簾卷霧搖波綠,寶扇開云射日紅。恍向九霄重浪跡,卻忘身世一飄蓬。
柳亸鶯啼夕照間,黃金買酒醉紅顏。雙眉不用張郎掃,翠黛分明似遠山。
幽叢秀色可攬擷,煮餅菊苗深注湯。飲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滿懷春草香。
莫言賓客少,幽僻長莓苔。也有樵人到,唯無詩士來。山風花落盡,溪雨燕飛回。又覺年光暮,庭陰滿綠槐。
南北半程云,澄江對蓽門。未能操井臼,試學牧雞豚。智勇懷三杰,英雄鄙二袁。男兒須報主,未用反招魂。曠朗秋天迥,嶺云依樹消。飛飛歸鳥急,去去廣川遙。鴻鵠本難畜,松筠常后凋。誰為招隱賦,歲暮獨難聊。
念爾才名楚望殷,長裾曳罷不勝閑。曾陪梁苑題修竹,更與淮南賦小山。云臥暗滋荊玉色,雨余驚露籜龍斑。爭夸別駕傳家美,家訓傳來舊姓顏。
照日汀洲際,搖風淥潭側。雖無獨繭輕,幸有青袍色。羅袖少輕塵,象床多麗飾。愿君蘭夜飲,佳人時宴息。
祖帳餞河橋,臨分贈柳條。鳳池年歲久,薇省道途遙。宦達垂三紀,恩深荷四朝。丹心常耿耿,白發遽蕭蕭。辭祿身無系,懸車興自超。人猶羨簪紱,我已向漁樵。竹色涵書幾,花香著酒瓢。遠歸真足樂,高蹈竟難招。羈旅憐同郡,分攜重久要。白駒如可系,聊復永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