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群賢堂記并歌 其二
蕙肴兮椒漿,歷芳蕪兮薦君堂。君不來兮予愁,渺貝宮兮誰留。高丘之人兮為君妒,聊澧浦兮消遙。
蕙肴兮椒漿,歷芳蕪兮薦君堂。君不來兮予愁,渺貝宮兮誰留。高丘之人兮為君妒,聊澧浦兮消遙。
浴冰橋畔,
伏虎巖前。
雪消松杪,
春到梅邊。
古佛眼睛突出,
瞿曇面目昭然。
認著依前隔大千。
春曉喜聞千轉鶯,只緣柳暗又花明。壓城云黑天如晦,卻愛荒雞第一聲。
抒情述志貴深思,句豈天成偶得之。功力全憑才學識,知幾論史我論詩。
不是山陰雪夜舟,爭便歸休。春花秋月三分景,去二分、雨泣風愁。一分渾是病,算與從頭。
縹緲峰前萬樹秋,盡待淹留。人生酒債尋常遍,放他禹穴重游。而今先帶得,越吹江謳。
煙漠漠,草離離。巷口斜陽,謝堂而今無燕飛。
一春須有憶人時。刺桐花落盡,鷓鴣啼。
少日年芳何處去。
極目江潭,總是傷心樹。
愁到今年誰與語。
十年飄泊愁邊住。
杜宇聲聲朝復暮。
未必天涯,只有春歸處。
往事如塵吹作霧。
漂搖獨活悲歧路。
清明已過,怪龍堆無賴,酸風還剪。誰寄武陵花數朵,仿佛畫船紅軟。扇影堤邊。粉香人面,倚樹聞嬌喘。傾城難遇,且將塞上簾卷。
最愛輕暖輕寒,隨蜂趁蝶,乍嬉游心展。宿雨弄姿渾似夢,年少賦情深淺。飄墮旗亭,胭脂萬斛,恨事空消遣。今朝酒醒,流鶯如訴春遠。
已得青山勝,還聽綠綺琴。
美人真絕調,游客愧知音。
眾壑風泉響,縣崖霧雨沉。
醉來頻徙倚,疑聽九龍吟。
鴐鵝引頸回,似我胸中字。右軍數能來,不為口腹事。
水國鴻雁秋,煙沙風日麗。莫遣角弓鳴,驚飛不成字。
只疑云欲飛,不知山勢峭。
瀟灑出清挺,孤立更娟妙。
銀漢淬寒鋒,銳利不可鞘。
劃破漏天漏,媧皇補不到。
絕壑凝元陰,萬古雪如縞。
自從天地開,日月光未照。
山鬼與木客,隱隱雜啼笑。
安得壁上行,絕頂訪祠廟。
潭中有龍不可見,
但見瀑水從天來。
我欲垂鉤畏血指,
卻上北嶺聽奔雷。
石瀨濺濺立鷗鷺,綠杉瑟瑟隱茅廬。清溪縹碧竹排溜,紅樹青山問賣魚。
錦石奇峰次第開,清江碧溜百千回。問余半月行何事,日讀天然畫本來。
峭壁千峰摩頂圓,凈無塵土立風煙。崚嶒倒影晴江上,疑是身游兜率天。
拍拍清灘趑鷺鶿,蕭蕭疏竹繞臺池。離江清絕誰人領,入我扁舟一卷詩。
琴書堪慰客中身,
山館棲遲悟凈因。
間啟半窗看暮雨,
晚涼新綠最怡人。
漳河曲曲瀉平沙,
魏武移澆銅雀花。
兒女銷盡英雄骨,
遺言逆望望陵哭。
生作疑冢七十余,
知爾西陵何處居。
畢生辛苦為誰忙,
歡娛極處盡悲涼。
龍泉欲吼飛光絕,
不到今時已斷腸。
未晚樓中傳好句,谷音卷里有新聲。高吟低唱常驚座,早著醴陵才子名。
桑海頻經心已碎,尚留殘稿目難瞑。十年過往同聲氣,忍向清明哭老成。
六旬為縣尉,清苦莫能名。閒月供官饌,長年無馬行。寧家憑俸米,養老仗藜羹。獨有諸童叟,逢人說政平。
冷署依山小,瓜蔬綠滿籬。廉蒙長吏厭,賢得縣胥欺。有訟皆持法,惟情不敢私。徒行張蓋少,誰識是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