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郊恭紀三十首 其二十二 起天燈
尋丈天燈百尺竿,高懸普照入云端。光騰大內諸官喜,知是君王上泰壇。
尋丈天燈百尺竿,高懸普照入云端。光騰大內諸官喜,知是君王上泰壇。
雪霽冰澌水漫流。魯陂春漲繞磯頭。
攜短棹,縱扁舟。逐鷺徵鳧下遠洲。
嘗預巖廊政,終為社稷臣。作藩安舊俗,飲酒得賢人。葬禮鐃簫咽,明儀幣馬陳。泉堂一經掩,原上只麒麟。
將相榮難及,唐虞世已遭。名將官愈大,節固位同高。哀悼王朝輟,鐫埋史筆操。空山伊水外,松柏冷蕭騷。
闕塞秋云冷,伊川苦霧陰。薤歌金鐸碎,蒿里石宮深。燃漆為長夜,栽松作茂林。空留舊冠劍,家廟四時心。
畫艇將歸笑語頻
鴛鴦對對起還沉
妾心先自懷郎苦
怕嚼蓮心苦轉深
采詩官,采詩聽歌導人言。言者無罪聞者誡,下流上通上下泰。
周滅秦興至隋氏,十代采詩官不置。郊廟登歌贊君美,樂府艷詞悅君意。若求興諭規刺言,萬句千章無一字。
不是章句無規刺,漸及朝廷絕諷議。諍臣杜口為冗員,諫鼓高懸作虛器。一人負扆常端默,百辟入門兩自媚。夕郎所賀皆德音,春官每奏唯祥瑞。
君之堂兮千里遠,君之門兮九重閟。君耳唯聞堂上言,君眼不見門前事。貪吏害民無所忌,奸臣蔽君無所畏。
君不見厲王胡亥之末年,群臣有利君無利。君兮君兮愿聽此,欲開壅蔽達人情。先向歌詩求諷刺。
昨日有所聞,入耳心弗喜。
輾轉自思維,此見無乃鄙。
同寄大塊中,渾渾忘人已。
安能入太倉,顆粒數稂秕。
一笑掀簾出,庭色涼如水。
清夜聞鐘思補過
中宵看劍愧偷生
堂堂歲月蹉跎去
自撫頭顱涕淚并
小陽天氣佳,林表如散綺。躡蹻恣野游,落葉萬山紫。
言尋最佳境,北固引屐齒。振衣上層巔,一步一迤邐。
徑轉登危樓,江光生眼底。遐矚渺無邊,金焦成鼎峙。
渀湃海門潮,突兀瓜步壘。回眸忽異境,龍埂接城雉。
萬井生炊煙,人語微茫里。茲樓俯崚嶒,千載思蘇米。
憑欄逸興豪,感慨于焉起。三國枉雄圖,六朝余故址。
霸業委榛翳,一一皆可指。萬古無端倪,獨有寒江水。
曉妝才罷呵纖手。熏爐半擁芙蓉袖。壓髻蠟梅香。紅綿映淡黃。
拂箋羞詠絮。別欲題新句。硯凍墨花干。人憐玉指寒。
河山更灑新亭泣,仗下直言今不聞。
江表流離失王猛,檻前痛哭見朱云。
風高隴阪沙千尺,火照甘泉馬萬群。
太傅威名昔橫海,只今人憶謝家軍。
金錢花發為郎攀,
落盡金錢郎未還。
不敢語郎鄉士事,
瘴云遮斷望夫山。
江左風流繼玉臺,草堂祠畔又銜杯。欣逢壽老懸弧日,共迓元戎小隊來。川合東西憑想像,酒爭滕薛互遲回。粲花妙舌生花筆,公本登高作賦才。
芒鞋曾蹈浙西山,廿載西湖夢想間。一自崎嶇來蜀國,那堪烽火遍鄉關。楞華小證三生業,桑柘聊同十畝閒。蝦菜鱸羹渾不羨,愿憑佛力駐丹顏。
綠煙橫,蘭槳渡。金犢偃淮浦。細草春寒,過盡斷腸雨。望中雀扇云衣。溫存無據。枕邊心,關山留住。莫輕覷。
柳外無盡長亭,朝朝背人數。河上雙魚,聽否咒花語。更愁香夢來尋,重添離處。卻也遣、病魂隨去。
璀璨金魚學士箋
玉堂落筆起云煙
半生野外扶犁手
乞與真如擲道邊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愛惡兩重關,總向遮里起。
直饒識得根源,更買草鞋行腳三十年,何曾踏著遮里。
郎游巴西復巴東,雪消江漲舟淩空。昨來寄得平安字,更說艱難愁殺儂。
聞道襄陽物物春,一從郎去無音塵。勸郎莫向大堤去,女兒花艷能迷人。
八月秋風漢使槎,憶郎身世在天涯。三巴三峽莫云遠,四海梯航今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