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臺應制
龍虎臺高秋意多,翠華來日似鸞坡。天將山海為城塹,人倚云霞作綺羅。周穆故慚《黃竹賦》,漢高空奏《大風歌》。兩京巡省非行幸,要使蒼生樂至和。
龍虎臺高秋意多,翠華來日似鸞坡。天將山海為城塹,人倚云霞作綺羅。周穆故慚《黃竹賦》,漢高空奏《大風歌》。兩京巡省非行幸,要使蒼生樂至和。
豢術緣何竟醢龍,因遷僻壤隔云封。
山迷故國芙蓉秀,水瀉沙河玳瑁封。
離黍何須發浩嘆,荒城久矣屬空墉。
獨憐遼鶴歸何處,漫向深芊聽曉鐘。
幼度提晉師,胡卒驚鶴唳。
城外軍屯壘,可數不可計。
至今風雨夜,鬼哭雜異類。
戰地何昏昏,戰士如群蟻。
氣重日輪紅,血染蓬蒿紫。
烏鳥銜人肉,食悶飛不起。
昨日城上人,今日城下鬼。
旗色如羅星,鼙聲殊未已。
妾家夫與兒,俱在鼙聲里。
六朝多少事,搘肘思悠悠。
落日空江上,子規啼渡頭。
蒹葭侵廢壘,煙霧接滄洲。
今古分明在,那堪向九秋?
遠來柯嶺外,近到玉堂間。
乍琢文猶澀,新磨墨尚慳。
不能濡大筆,何要別秋山。
(《文房四譜》三《硯譜》)
棲息應難近小池,性靈閑雅眾禽希。
蒲洲日暖依花立,漁浦煙深貼浪飛。
遺羽參差沾水沫,余蹤稠疊印苔衣。
晚來林徑微風起,何處相呼著對歸。
妖胡作逆罪滔天,翠輦倉皇幸蜀川。
千載業緣磨不盡,卻來邀福向金仙。
路回千曲繞芝田,羽客相擕訪謫仙。
石竇嵌空惟有跡,靈龕隱軫莫知年。
來居洞里長無死,不出人間自有天。
更欲不眠吟至曉,恐驚龍動起愁煙。
山崄驚摧車,水崄怕覆舟。奈何平地不肯立,沿上百尺高竿頭。
我不知爾是人耶猿耶復猱耶,教我見爾為爾長嘆嗟。
我聞孝子不許國,我聞忠臣不憂家。爾即輕命重黃金,忠孝全虧徒爾夸。
常將崄藝悅君目,終日貪心媚君祿。百尺高竿百度沿,一足參差一家哭。
崄竿兒,聽我語,更有崄竿崄于汝。解從上處失君恩,落向天涯海邊去。
崄竿兒,爾須知,崄處欲往宜爾思。上得欲下下不得,我謂此輩崄于崄竿兒。
翠壓魚龍窟,寒堆波浪心。
(以上《詩話總龜》十四引《雅言系述》)
(〖1〗楊億《武夷新集》卷八《劉氏太夫人天水縣太君趙氏墓碣銘》:“一女適曾弼,舉進士,終殿中丞。”趙氏卒于景德二年,年八十六。)
即今裝飾廢,雕零衢路間。
姮娥與明月,相共落關山。
(見中華書局排印本唐徐堅等纂《初學記》卷二十五。)
危嶠高高幾十層,梵王宮里一泉澄。
引來石竇明如玉,瀉落山廚冷似冰。
凈影不關秋賦客,清音時警夜禪僧。
從茲渡口潺湲去,勢入滄溟豈可仍。
如何即是僧心了,了得何心是了僧?
(《輿地紀勝》二十《徽州·仙釋》。又見弘治《徽州府志》十。又康熙《志》十八)
慶云生處梵王宮,躡磴攀蘿一徑通。
金殿忽開青嶂里,天人疑在白云中。
秋霄爽朗空潭月,暑氣蕭寥古柏風。
況是慈悲清凈地,香煙像設固無窮。
舊時衣服盡云霞,不到迎仙不是家。
今日樓臺渾不識,只余古木記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