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句)
翠壓魚龍窟,寒堆波浪心。
(以上《詩話總龜》十四引《雅言系述》)
(〖1〗楊億《武夷新集》卷八《劉氏太夫人天水縣太君趙氏墓碣銘》:“一女適曾弼,舉進士,終殿中丞。”趙氏卒于景德二年,年八十六。)
翠壓魚龍窟,寒堆波浪心。
(以上《詩話總龜》十四引《雅言系述》)
(〖1〗楊億《武夷新集》卷八《劉氏太夫人天水縣太君趙氏墓碣銘》:“一女適曾弼,舉進士,終殿中丞。”趙氏卒于景德二年,年八十六。)
翠綠的君山仿佛重重地壓在魚龍棲息的洞穴之上,寒冷的氣息好似堆積在波浪的中心。
翠:指君山的翠綠之色。
魚龍窟:魚和龍居住的洞穴,代指水底。
寒:寒冷的感覺。
波浪心:波浪的中心位置
由于資料有限,難以明確具體創作背景。推測可能是詩人游覽君山時,被其雄偉壯觀的景色所震撼,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句。
這兩句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君山的雄偉氣勢和獨特風貌,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表現力。雖只是殘句,但能體現其在描繪自然景觀方面的功力。
重陽淚眼,又早是、苦離腸。
白發蒼顏五十三,家人強遣試春衫。朝回兩袖天香滿,頭上銀幡笑阿咸。
芒碭天開九州牧,白水中興符赤伏。炎精四百運數終,海?瓜分魏吳蜀。巍巍忠義起解良,精忠大義扶三光。南權北操兩巨猾,侯也睥睨如蜩螗。憶破袁軍訪昭烈,十萬貔貅俱膽裂。飛身立取上將頭,擲向曹瞞血猶熱。荊州坐鎮推元戎,恢圖漢室除奸雄。舉襄圍樊勢破竹,七軍電掃如秋蓬。禁俘德梟兩雉兔,大澤艨艟莽回互。天崩地坼華夏驚,六合幾完漢時故。自許以南遙受盟,壺漿簞食傒湯征。笑殺曹瞞挾漢帝,中原無穴逃長鯨。苦恨東吳眾蟊賊,割據河山騁詐力。陰謀秘計日夜萌,舉國昏昏效鬼蜮。賊蒙詭避遜嗣興,甘言密餌藏戈兵。侯也胸懷豁云夢,那知故穴潛分崩。樊圍不沒僅三版,赤手荊州竟徒返。麥城困守臨沮悲,今古英雄遞扼腕。侯亡逾月蒙亦亡,流芳遺臭垂青緗。漢統興衰實侯系,蒙身百斬寧堪償。權本狼貪遜狐媚,兇德于時偶參會。皇天有意灰炎精,詎曰群奸志能遂。玉泉之山紫氣屯,侯今世世為明神。童孩走卒競瞻拜,萬年廟食昭君臣。皇皇左伯亦蒲產,異代同心帝猷展。執鞭想像回英風,欲起侯躬訴悽惋。九原不作空踟躕,拮據往事垂璠玙。青緗觸目睹顏面,侯也恍惚來前除。云旗飄空互明滅,鐵馬金戈儼騰踏。紛紛成敗論后人,矇瞽何由睹雙睫。東陽腐儒史筆流,褒誅只字嚴陽秋。為侯作歌侯俯讀,掀髯一笑諸吳牛。
清香華屋,黃葵紅葉。正是新涼時節。文園多病不勝杯,孤負殺、一庭秋色。珍殽紛錯,玉醅芳烈。醉倒江湖狂客。涼天佳月即中秋,更有個、今年閏月。
鄰父長思長史書,不辭頻謁惱巢居。臨池三月玄霜盡,對月千篇白雪如。賦敵洛波翔翠羽,歌成湘浦媵文魚。故分瀘石松煙色,猶是奎章舊賜馀。
新月迎宵掛,晴云到晚留。為遮西望眼,終是懶回頭。
御天門前開詔書,驛馬如飛到大都。九州四海服訓誥,萬年天子固皇圖。
新插茅檐紅槿籬,秋深黃葉已飛飛。灘頭水闊孤舟去,渡口風寒白鷺啼。
造化毓深仁,消息互來往。陰凝職斂藏,陽煦滋長養。終始相為根,于焉昭萬象。神圣契天心,德刑遂宣朗。虞廷致欽恤,百世民所仰。
七六得乞休,平生事已畢。人間猶可樂,付與閒歲月。遼沈萬馀里,國勢頗郁勃。功成何必我,長策宜早決。預期二十年,治水未可忽。北境湖波平,南疆河流達。次之比湘贛,上之比蘇浙。他時水鄉人,樂土好生活。豈知今朔漠,一變為于越。所嗟悠悠者,或作而或輟。肉食不足謀,繼起孰人杰?自馀小得失,姑置勿強聒。天心果助我,吾志行當徹。
六朝晴樹一江秋,盡入風煙頂?頭。老手更擎江色出,小亭景卻勝于樓。
毗山對酒和陶詩,千載柴桑是爾師。敢道柴桑輸一著,出山何似住山時。
瓊苑金池,青門紫陌,似雪楊花滿路。云日淡、天低晝永,過三點、兩點細雨。好花枝、半出墻頭,似悵望、芳草王孫何處。更水繞人家,橋當門巷,燕燕鶯鶯飛舞。怎得東君長為主,把綠鬢朱顏,一時留住。佳人唱、金衣莫惜,才子倒、玉山休訴。況春來、倍覺傷心,念故國情多,新年愁苦。縱寶馬嘶風,紅塵拂面,也則尋芳歸去。
漢朝獨有舒與黯,何物梟心欲食之。六經千載無生氣,斷自齊人作相時。
當年踏月走東風,坐看春闈鎖醉翁。白發門生幾人在,卻將新句調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