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故人舊宅
故人軒騎罷歸來,
舊宅園林閑不開。
唯余挾瑟樓中婦,
哭向平生歌舞臺。
故人軒騎罷歸來,
舊宅園林閑不開。
唯余挾瑟樓中婦,
哭向平生歌舞臺。
故人乘車歸來的熱鬧場景已不再,舊宅的園林閑置著大門緊閉。只剩下那在樓中抱著瑟的婦人,對著曾經歌舞的舞臺哭泣。
軒騎:指乘車的人,這里指故人。
挾瑟:抱著瑟。瑟,一種弦樂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是在路過友人舊宅時,看到曾經熱鬧的地方如今荒廢,聯想到友人的離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存在一定的動蕩或變遷,導致人事更迭。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變化。其突出特點是今昔對比強烈,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以其質樸的情感和簡潔的表達展現了唐代詩歌反映生活、抒發感慨的特點。
前湖遺址考城東
塵世滄桑轉瞬中
烈女芳蹤何處在?
盟心白水仰高風
他日事主曾無賴,欲寫狂言獻至尊。而今籬落緣生事,渾卻悲歡到我門。
流落生涯李杜憐,狂童車馬正翩躚。即教富貴從人得,何事滄洲泛蠡船。
陶潛曾作歸來人,臥穩柴桑太古春。卻遺秀句存青史,未絕風流漉酒巾。
長公直道嗟難同,仲理風高起澤中。虛疑富貴由來事,熟記當年失馬翁。
最傳秀發王維詞,竊信風流亦我師。行到水窮渾自事,坐看云起更相宜。
吟詩豈必耽佳句,飲酒應須會性真。好記襄陽龐處士,閒過江湖一百春。
極目青濛鳥道天,飛沉今古誰差賢。柴門勝事花如錦,我自吟詩看月眠。
已見繁華悲眼前,又聞陵谷變桑田。南州野士居鄭谷,不吃魚粱吃紫煙。
南州花竹暮春光,聽鳥問花幽事長。誰將造次嗤榮辱,吾欲此地老行藏。
青榴丹橘春冬天,課酒行歌意醒然。薄俗謾通人意過,冥將物理信流年。
茅堂竹徑來人稀,烏鵲行云他自歸。南畦少摘葵花菜,北牖開尊問翠微。
翠屏幽竹靜相親,白眼科頭酒后春。病我迂疏慵世會,不是東西南北人。
人臣死忠女死節,萬世綱常賴不滅。寒松耐歲葉后凋,古井不波泉自潔。各私所天死所天,自古迄今原一轍。孰云藐藐婦人身,不能慷慨爭前烈。
嗟嗟予季幼聰慧,父老相期成后杰。劉家有女淑且賢,彼此原為中表列。女家男室父母心,況復孩提互提挈。似水年華冉冉更,于歸有期縭未結。忽然天半起罡風,初茁蘭芽遽吹折。人家方祝月常圓,詎料未圓已先缺。
一間兇耗聲嗚咽,寸寸肝腸為斷裂。之死靡他妾本心,妾身何難即引決。顧念吾夫鮮弟昆,孝養翁姑誰力竭。況復吾夫未娶身,為殤立后譏前哲??v然一死恐徒然,在室守貞計亦拙。何如循禮來奔喪,生未同衾死同穴。
闖然入室新婦身,不被綺羅被缞绖。先拜翁姑次撫尸,撫尸一慟悲永訣。鐵石之人亦酸辛,淚竭聲嘶繼以血。養生送死兩無愆,子職婦代忘據拮。臨妝詎復鉛華施,未寢先將環瑱撤。
雙丸日月去悠悠,期而小祥真一瞥。小祥乃在八月中,一死一生經歲別。翁姑無子奉盤匜,翁姑有孫綿瓜瓞。愿從吾夫地下游,自笑浮生同蠓蠛。靈前展拜有馀哀,長慟一聲聲頓絕。
有功名教足千秋,何必年登耄且耋。吁嗟乎,吾家祖妣練夫人,功在全城世艷說。馀風湔染逮云仍,清操凜凜凝霜雪。大節如山山巋巀,貞心如水水澄澈。振古賢媛相頑頡,一瓣心香永永爇。
雪泥鴻爪共天涯,
為遣離愁酒量加。
佳節清明逢客路,
故園兒女卜燈花。
囊中詩滿收風景,
鏡里顏凋感歲華。
濟世諸君終有策,
治安應勝賈長沙。
海國頻荒旱廢畬,鄮州使者政何如。
諸村賑貸家猶粒,五井榮雩野盡鋤。
汲孺可條河內奏,董生新著廣川書。
即看鱗鬣東南雨,霈作商巖力有馀。
清霜元不到仙家,錦席淹留對萬花。寒日北連燕樹晚,高云西繞漢宮斜。尊前黃菊明瑤斝,窗外紅葵映碧紗。醉眼迷離還自笑,靚妝那覺有鉛華。
朱戶沙堤近帝家,招邀曾見一闌花。蓬萊日出同霞絢,閶闔風來帶露斜。細細落英依砌玉,亭亭交影上窗紗。合歡對爾青冥里,肯信年華改鬢華。
長安西畔合移家,葵菊經霜尚有花。把酒芳馨隨手滿,倚闌紅白亞枝斜。生憎鳥啄紛如雨,不分煙籠宛似紗。夢想可堪歡賞后,揮毫何惜寄瑤華。
傷心此日墓門邊
風樹銜悲廿四年
食客尚能談往事
蜀人真不負生全
采詩絕徼聞淳俗
遺像千秋實異傳
相對失聲同一哭
峽云蒲水兩茫然
誰鑄三鐘欒乳形,不須筍簴自能鳴。仙君欲奏賓云曲,只感清霜便發聲。
欲和來詩詩未就,恍然心在歷山陽。寒燈一點靜相照,風雪打窗冬夜長。
幽并少年。烹肥擊鮮。簿樓一擲金千。向倡家醉眠。頭顱半斑。交游漸闌。嶙峋駿骨誰憐。老英雄抱關。
野草芟余嶺壑明,稚松都似盎中生。天然棐幾宜清供,高處云濤作雨聲。時有真香通妙趣,偶留勺水助躬耕。吾家南北雙峰頂,一樣凌霄積翠橫。
湖上煙花暝,湖中絲管催。木蘭雙槳在,何處莫愁來。蕩漾芙蓉花,驚出鴛鴦鳥。芳湖明月曲,吹送吳天曉。碧水似開鏡,遠山如畫眉。岸花凝笑臉,堤柳斗腰肢。借問盧家女,佳名是莫愁。不知秋別恨,何處上心頭。
花飛頓覺韶光盡。黃鸝相喚愁相應。憑欄徒倚不勝情,推妝鏡。穿花徑?;ㄖ︺俱惨赏 3顟雅鹿矕|風競。冉冉綠陰何驟盛。園林滿目但傷神,春無剩。留難定。琴弦慵整人初靜。
芳酒一樽雖甚滿,故人千里奈思何。柳拖池閣條偏細,花近檐楹香更多。
芙蓉湖水繞三山,數萬圩田辟此間。筑土為堤成沃壤,居民村落認回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