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三五
智門蓮花,趙州庭柏。不用低頭,思量難得。
智門蓮花,趙州庭柏。不用低頭,思量難得。
野寺秋花滿,閑僧不出門。
修篁通別徑,流水自前村。
瀹茗新瓷潔,焚香丈室溫。
未堪留白首,聊得坐黃昏。
不知淫潦嚙城根,但看泥沙記水痕。
去郭幾家猶傍柳,過淮一帶已無村。
長堤凍裂功難就,濁浪橫侵勢易奔。
賤買河魚還廢箸,此中多少未招魂。
循壁渡泉橋,
知有幽人宅。
山氣動□馡,
香獐夜來跡。
酴醾香夢怯春寒,
翠掩重簾燕子閒。
敲斷玉釵紅燭冷,
計程應說到常山。
自古西陲邊患多,
策勛自是壯山河。
三千隴路萬株柳,
六十年來感想何。
儒業高群彥,詞場第一流。
能聲喧幕府,穩步到瀛洲。
晝繡臨鄉郡,紆朱葬舊丘。
他年文苑傳,應有盛名留。
沒弦琴,有遺音。
調高流水,聲振緇林。
碧眼黃頭爭品弄,無端花擘祖師心。
瑞巖素非妙手,效顰彈一曲看。
叮當叮當,絕聽子期迷節奏,和云高掛古松陰。
三徑足幽棲,高賢況有題。
青霄榕翠合,朱夏荔丹齊。
驟雨穿渠急,狂風壓竹低。
稍晴僮發笱,喜得滿筐攜。
分湖野闊。看一舸漁燈,敗蘆吹雪。網外潮生,不用千絲縈結,水田香稻低煙穟。聽聲聲、草根泥滑。仄行初縛,縱橫未許,滿筐飛沫。
正玉露、凋傷萬葉。愛籬菊溪楓,殘霞明滅。檢點行廚,眼沸茶鐺如活。木蘭載酒江南去,擘霜橙、暮砧時節。那回風味,踏歌人醉,一身涼月。
青蔥大葉似枇杷,臃腫枝頭著白花。
看到花心黃欲滴,家家一樹倚籬笆。
男錢女布亦尋常,酬酢紛紛此日忙。
自檢衣裳添作嫁,竟勞釵鈿助催妝。
襜軺遠道行親迎,棨戟名門附末光。
知汝一篇嫻內則,善心應解事姑嫜。
病翁歲晚朋從絕,細讀高文面發慚。
士貴切磋寧獨學,僧雖苦硬有同參。
名堂蓋取倫之五,開徑那無益者三。
見說戶庭來不拒,儻分半席待樗庵。
群山巃嵷,孕厥靈兮。維石林林,粲列星兮。水泉交流,樹羅生兮。匪無谷城,可以藏兮。不如此之,安且臧兮。
公孫獨賢,行四方兮。誰捍牧采,無毀傷兮。瞻望弗及,涕泗滂兮。
瞻彼象峰兮維麓陂陀,考昔早亡兮托體其阿。兒焚黃兮親知不知,兒樹未兮日益以多。
嗚呼,謂天匪高兮謂地不那,生不父識兮悲其奈何。
高哉鳳凰山,下有壽母墳。孤兒日種樹,歲久皆成林。林成使墳好,利爾非兒心。
一朝受王命,舍之登要津。慈烏飛來樹上棲,啞啞反哺鳴聲悲。爾烏有母伸其私,我獨行役未能歸。側身南望涕漣洏。
涂嶺崔嵬,深谷逶迤。營彼中藏,厥土攸宜。象峰東委,鳳山北峙。去父母居,不遠伊邇。
瑕邱云樂,蘧瑗請前。子高復事,擇不食焉。君子之與,惟中道處。觀于九原,吾其歸汝。
嗚呼!有明神宗之季國卼臲,光宗繼之更短折。
維時先生官給事,顧命乃與大臣列。
防微肩巨定大計,選侍移宮一朝決。
再起中丞赴雙闕,大柄已被閹人竊。
干兒義孫滿廟廊,二十四罪憤所切。
赤縣爭高宦者祠,彤庭遍染中丞血。
詎有婪贓楊大洪,舍人寧死心如鐵。
或言漢之廚顧潔其名,唐之牛李營其穴。
宋之洛蜀明東林,黨禍紛紛蹈覆轍。
封疆已被門戶誤,遂譏先生太激烈。
我謂此言殊不然,藉口保身附明哲。
假使當年稍媕婀,張禹孔光更何別?
君子豈能誤國家,目為黨人正氣絕。
嗚呼!正氣絕,國乃滅。
共有乘桴興,曾邀作伴歸。海云供畫本,番雀識儒衣。
為我瓜期誤,勞君鶴夢違。衙齋似僧舍,歲莫好相依。
白發悲何限,青氈計尚疏。安心原是藥,引睡可無書。
園吏今為蝶,溪翁昨獻魚。加餐須努力,贏得腹如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