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長民監元挽詞
太學虀鹽舊,中吳翰墨聲。
關山題柱筆,風露讀書檠。
夜雨綠荷破,孤墳丹桂生。
空將擅場手,往記玉樓成。
太學虀鹽舊,中吳翰墨聲。
關山題柱筆,風露讀書檠。
夜雨綠荷破,孤墳丹桂生。
空將擅場手,往記玉樓成。
你曾在太學過著清苦的求學生活,在吳中地區以詩文聞名。你有像司馬相如題柱那樣的才華,在風露中伴著讀書燈刻苦學習。如今夜雨打壞綠荷,你已離世,孤墳上長出了丹桂。你空有出眾的才華,卻已逝去,只能用這篇挽詞來紀念你。
太學虀鹽:太學是古代的最高學府,虀鹽指的是咸菜和鹽,代指清苦的求學生活。
中吳:古地區名,泛指吳地。
題柱筆:用司馬相如過升仙橋題柱立志的典故,比喻有遠大志向和才華。
讀書檠:讀書時用的燈架,這里指代讀書。
擅場手:指技藝出眾的人。
玉樓成:傳說李賀將死時,見緋衣人傳天帝詔,謂“白玉樓成,立召君為記”,后稱文人早逝為玉樓赴召。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來看,應是胡長民去世后,作者為紀念他而作。胡長民可能是太學出身,在吳中地區有一定的文學聲譽,作者與他交情頗深,對他的早逝感到惋惜和悲痛。
這首挽詞主旨是悼念友人胡長民。突出特點是用典貼切,借景抒情,生動展現友人形象與自己的哀傷。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挽詞這種體裁對逝者的緬懷。
僂指為郎近十年,當關紙尾浩如煙。
流光青鏡驚霜鬢,素業緇塵委石田。
只合巢書消二六,敢夸奏牘滿三千。
山公題目增顏甲,策鈍新添《勸學篇》。
月浸芙蕖,冰壺天地波凝碧。太平歌舞醉東風,花市人如織。
桃李一城春色。玉梅嬌、鬧蛾無力。粉圍紅陣,燈火樓臺,綺羅巷陌。
樂事還同,遨頭引領神仙客。高燒銀燭照紅妝,香霧穿瑤席。
款款檀牙細拍。醉金尊、東方未白。傳柑相遺,探繭爭先,明年今夕。
宋室收死士,何來一白鷴。
龍舟屬慘淡,烏號悲莫攀。
負天乃無翼,蹈海不知還。
忠魂附丞相,感此淚潺湲。
滄海歸來已夕暉,夢中五岳尚依稀。書生未與興亡責,除卻看山百事非。
迎春門外草如煙,累得詩人拜杜鵑。故國已蕪王氣盡,口碑猶說永和年。
大岡山接小岡山,山影低徊夕照間。屹立城東三十里,曾從絕巘俯塵寰。
野水山花繞墓門,綠衣還見讀書孫。生兒古有孫征虜,手挈江東定一分。
十畝閒閒好種桑,維南維北免思量。他年衣被蒼生志,付與天孫織七襄。
夾道香塵簇管弦,錦衣寶馬擁神仙。東門楊柳垂垂盡,不見鞭春二十年。
幾日騷魂未可追,風光冉冉思離離。刺桐花落城隅晚,記系春驄聽賦詩。
擊楫寒山月,高歌旅興增。黃云連紫水,漁火伴螢燈。曙色明沙迥,煙圖入畫層。東南催去旆,子至曉霞蒸。
江山盤郁壯,世路感懷增。旅憩云為席,灘明月是燈。東瞻天五尺,南跨嶺千層。夜色看牛斗,分明劍氣蒸。
道出武仙縣,因依識尉仙。貌相交以禮,心自許其賢。學問追前輩,功名付晚年。漢庭偏用老,歸路在凌煙。
言別富沙士,回頭五六年。試詢今健否,見謂尚依然。效意傾新釀,忘懷誦近篇。尚其頻記憶,曾此一留連。
麥飯瓜齏及早催,
田夫雙眼望儂來。
油鹽不倩傍人帶,
日午癡兒猶未回。
階文又金川,道路五千里。
赤眉不相值,千群空武士。
膏雨今郇伯,豆區惠閭里。
王師本無戰,壯士爾徒死。
頊帝寒威何酷烈,東南地維迸將裂。
太湖堅冰百丈深,魚龍潛竄重陰穴。
千村惟見凍凝云,萬頃不聞濤噴雪。
西風日吼天地昏,估客漁翁往來絕。
瘦日隱見無晶輝,鐘山燭龍光欲歇。
雖然陰氣終回旋,可忍罷民重酸切。
官稅榜笞髓已枯,天行嚴凜骨還折。
時聞艇子陷冰圍,絕炊隕命黿鼉窟。
兼之茆屋僵赤膚,妻兒號寒忍嗚咽。
嗟乎彼蒼何夢夢,水旱頻仍不堪說。
復見殺氣東南行,災沴荊吳恐仍結。
君不見千戶封五陵俠,軟裘快馬出京闕。
誰信無衣叫寒月。
共宿遠公社,碧蘿欣可攀。
鳥歸仍認樹,日落尚銜山。
蠟屐跡逾遠,蒲團情自閒。
我非陶元亮,煮茗且怡顏。
多才憐小阮,不但語驚人。
偶作并州客,悲歌易水濱。
雙鉤狂自舞,十日醉為真。
別我羅浮去,梅花萬樹春。
晴霜乍飽,千樹丹丸爭染。記曾共、香橙冰筍,載滿筠籃。思遠西風,洞庭秋色又紅酣。鯨波迷路,吳帆未整,望斷江南。
楚夢易醒,逾淮誰惜,齒馥空含。更休說、朱樓剖玉,并蒂分甘。陽羨亭孤,賦歸愁慰老坡饞。殘棋消劫,相逢舊叟,重證仙凡。
朱戶春風吹透。正滿目、園林如繡。嫩柳拖煙,新荑承露,何事輪蹄奔走。風前雨后。生受了、別離僝僽。
陌上金車馳驟。處處尋花載酒。魂銷黯然,勞勞亭畔,歌罷不堪回首。香塵掃否。怕遲了、歸來時候。
天地無情處,青林不動時。
扇車熱爐鞴,竹簟煖琉璃。
蟬喘煙生樹,蚊饕汗浹肌。
不知秋后鬢,留得幾莖絲。
靜地獨登臨,虛閑稱此心。
猿聲過木少,花影入池深。
春殿依殘日,晴煙散遠林。
因思南岳寺,長起石床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