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逢孫伯遠時有嶺南之行賦此為贈
多才憐小阮,不但語驚人。
偶作并州客,悲歌易水濱。
雙鉤狂自舞,十日醉為真。
別我羅浮去,梅花萬樹春。
多才憐小阮,不但語驚人。
偶作并州客,悲歌易水濱。
雙鉤狂自舞,十日醉為真。
別我羅浮去,梅花萬樹春。
憐惜你像小阮一樣多才,不光談吐總能驚人。你偶然來到并州做客,在易水之濱悲歌抒懷。你如張旭般狂舞雙鉤書法,一連十日沉醉其中。如今你要離開我前往羅浮山,那里定是梅花萬樹盛開的春日景象。
小阮:晉阮咸與叔父阮籍并稱為“大小阮”,后用以稱侄子。這里指孫伯遠。
并州:古州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帶。
易水:河流名,在今河北易縣。戰國時荊軻刺秦,在易水畔作別,留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歌。
雙鉤:一種書法筆法,也指雙手舞動兵器的技法,這里可能指書法。
羅浮:山名,在廣東增城、博羅、河源等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詩人在都城遇到即將前往嶺南的孫伯遠,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或許影響不大,主要是詩人對友人的才情欣賞和離別情緒的抒發。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生動刻畫友人形象,表達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送別詩的常見情感與寫法。
暗塵明月小桃枝,舊家時情味。問而今、風轉蛾兒底。有誰把、春衫試。
景龍燈火升平世。動長安歌吹。這山城、不道人能記。甚村酒、偏教醉。
暈粉就妝鏡。掩金閨、彩絲未整。趁無人、學指鴛鴦頸。恨誰踏、蘚花徑。
一夢蒲香葵冷。墮銀瓶、脆繩掛井。扇底并團圓影。只此是、沈郎病。
天為西南分八使,更分四道蕃臣。爭如齒宿彩衣新。親年開百歲,又見子生孫。
一度平反供一笑,無邊桃李皆春。便歸天上極恩榮。為君圖壽母,去年曾以壽母圖為獻。更看太夫人。
早厭人間腐鼠,要希云外飛皇。
羲和不肯系朝陽。任向鬢邊來往。
出谷聲中氣味,編蒲冊里晶光。
至今心膽為渠狂。夢倚銀潢天上。
連夕雨盈疇。先為農家做麥秋。
更放年頭晴甲子,知不。應是天公及爾游。
隨事與民求。又與隨時驗樂憂。
民氣樂時天亦好,休休。為爾簪花插滿頭。
連環易缺。難解同心結。
癡呆佳人才子,情緣重、怕離別。
意切。人路絕。共沈煙水闊。
蕩漾香魂何處,長橋月。斷橋月。
幾曲微風按柳,生香暖日蒸花。
鴛鴦睡足芳塘晚,新綠小窗紗。
尺素難將情緒,嫩羅還試年華。
憑高無處尋殘夢,春思入琵琶。
東風無用。吹得愁眉重。
有意迎春無意送。門外濕云如夢。
韶光九十慳慳。俊游回首關山。
燕子可憐人去,海棠不分春寒。
月上南箕,還認得、去年星歷。知誰把、一天星象,蕩摩朝昔。若使平生渾自棄,如今老大何嗟及。更年來、偏得鈍工夫,蹉跎力。
溪瘴礙,蠻煙隔。穹壤斷,江山窄。縱燕巾濫寶,楚山囚玉。小小窮通都未問,忍聞同氣相煎急。誦虞郎、百字短長詩,憂何極。
莫向愁人說。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七八。是則中年傷懷抱,客里何堪送客。又添取、一襟凄咽。岸柳凋零秋容澹,黯消凝、怎忍輕攀折。重會面,甚時節。
杏花麗日梅花雪。記當時、一觴一詠,楚云湘月。別后君休勞春夢,轉眼江南塞北。莫漫被、閑愁縈結。且判離筵今夕醉,霎時間、便見蘭舟發。空悵望,水云闊。
羅帳畫屏新夢悄,綠窗慵起香殘。重簾生怕倚闌干。春風吹玉水,春雪滿靈山。
梁燕未來歸雁動,海棠才帶紅酣。酒愁花恨霎時間。煙云催薄暮,絲雨濕輕寒。
夢隨瘦馬渡晨煙。月猶弦。稻初眠。宇宙平寬,著我一人閑。
夢破枇杷香滿袂,應喚我,駐行韉。王氏之門枇杷花正開。
雁聲砧杵落晴川。撫流年。嘆區緣。隨世功名,未信果誰賢。
目斷孤云東北角,離復合,斷還連。
別浦潮平,遠村帆落煙江冷。征鴻相喚著行飛,不耐霜風緊。
雪意垂垂未定。正慘慘、云橫凍影。酒醒情緒,日晚登臨,凄涼誰問。
行樂京華,軟紅不斷香塵噴。試將心事卜歸期,終是無憑準。
寥落年華將盡。誤玉人、高樓凝恨。第一休負,西子湖邊,江梅春信。
秋是愁鄉。自錦瑟斷弦,有淚如江。平生花里活,奈舊夢難忘。藍橋云樹正綠,料抱月、幾夜眠香。河漢阻,但鳳音傳恨,闌影敲涼。
新妝。蓮嬌試曉,梅瘦破春,因甚卻扇臨窗。紅巾銜翠翼,早弱水茫茫。柔指各自未翦,問此去、莫負王昌。芳信準,更敢尋、紅杏西廂。
綠色吳箋覆古苔。濡毫重擬賦幽懷。杏花簾外鶯將老,楊柳樓前燕不來。
倚玉枕,墜瑤釵。午窗輕夢繞秦淮。玉鞭何處貪游冶,尋遍春風十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