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門
石梁平波心,金剎駕巖腹。
溪藤卷霜繒,山骨琢紫玉。
東堂有嘉名,窈窕窗紗綠。
落花掃無跡,蕉葉森似束。
主人甚愛客,挽袖語陸續。
沖雨出門去,役役媿童仆。
石梁平波心,金剎駕巖腹。
溪藤卷霜繒,山骨琢紫玉。
東堂有嘉名,窈窕窗紗綠。
落花掃無跡,蕉葉森似束。
主人甚愛客,挽袖語陸續。
沖雨出門去,役役媿童仆。
石橋橫跨在平靜的波心,金色的佛寺建在巖腹。溪邊的藤紙像卷起的霜繒,山巒的石頭如雕琢的紫玉。東堂有著美好的名字,窗外景色幽深,窗紗映綠。落花清掃后不見蹤跡,蕉葉茂密如同束扎。主人十分好客,挽起袖子不斷地交談。我冒雨出門離去,忙碌奔波真愧對童仆。
石梁:石橋。
金剎:指佛寺。
溪藤:指用藤皮造的紙,這里形容溪水邊景象。霜繒:白色的絲織品。
山骨:指山巒的石頭。
窈窕:幽深的樣子。
森:茂密的樣子。
役役:忙碌不停的樣子。媿:同“愧”。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游歷祁門時,受到當地主人的款待,被祁門的美景和主人的熱情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祁門的山水風光和人文生活,展現出當地的寧靜雅致。詩人以細膩筆觸寫景,又融入自身感受,情感真摯。在文學上,生動展現了祁門地域特色。
袁公落筆清如風,妙齡場屋聲摩空。
陸沉簿領三十載,晚節自號無求翁。
朝廷公卿半親舊,誰能挽致青云中。
參天老柏耐霜雪,始知不與蕭艾同。
俛首下邑亦良苦,此行定入明光宮。
庵居已是介,又以介名庵。胡為酷好介,毋乃在律貪。
人生要當介,君侯恐不堪。富貴不相貸,安得坐禪龕。
客去自無事,客來不妨談。但能了諸幻,起臥俱無慚。
慎勿作住想,如繭縛老蠶。興來出庵去,叢林禪可參。
雁云蜚兮鯉沉,高者可弋兮下可罾。龍沙之上足以忘機兮,于以觀魚鳥之情。
修眉浮空兮,鑒寒瀨之澄凝,茹紫芝兮濯纓。逍遙乎龍沙之上兮,可樂者山水之情。
草芊芊兮垂柳陰陰,黃落兮霜寒露零。龍沙之上足以忘懷兮,于以觀草木之情。
秋風兮月明,吹我衣裳兮照吾曲肱。逍遙乎龍沙之上兮,可樂者風月之情。
百夫逐鹿兮,失得之營心。有鹿兮雖竭蹷其何悲。向知鹿不吾得兮,曾不如其已。不吾得則已兮,又何有于龍沙之君子也。
流俗紛紛何足卻,爾曹百輩吾能著。
雖同一床各做夢,政恐不妨人作樂。
俗客自與此君疏,竹洞何曾有關鑰。
但邀明月對君飲,莫管門前可羅雀。
詩如病疥歇復發,最忌春花與秋月。
袖中縮手苦禁之,技癢不堪時一掣。
雕肝琢腎神何苦,故令眼亂心愁絕。
我生酒外百無能,病不持杯被磨折。
暗香浮動正黃昏,獨坐悲歌唾壺缺。
粗官豈合賦梅花,冷撰不慚中允熱。
更煩屬和騁妍詞,句怯雖殊才調別。
見輪學斲三十年,十指淋漓漫流血。
忽逢匠扁過吾前,心悟微言口難說。
冥搜角逐遂經旬,不覺紛紛墮香雪。
尚堪火急醉其旁,卜夜直須令曉徹。
秋風夕起兮白露為霜,草木憔悴兮竊獨悲此眾芳。
明月皎皎兮照空房,晝日苦短兮夜未央。
有美一人兮天一方,欲往從之兮路渺茫。
登山無車兮涉水無航,愿言思子兮使我心傷。
山勢從東轉,河流自北來。
地幽饒水竹,山迥少塵埃。
城郭居何遠,舟船暮可回。
此中棲息穩,懷抱一時開。
風流誰似許南陽,人到于今尚不忘。
筆下涌成三峽水,胸中蓋就百花堂。
召公棠蔭家家滿,潘令桃蹊處處芳。
借問蔡州何所似,瓠壺形勢若為長。
長沙隔重湖,蒼莽無四壁。
騷魂駕鬼車,月黑陰火赤。
念彼泮宮老,官居寄禪寂。
雖綰參軍綬,尚帶山林色。
蕭然列仙癯,粹氣潤圭璧。
坐見屈在墻,作詩吊沈溺。
鄙夫不解事,勇退如六鹢。
安得快哉風,吹我垂天翼。
不假蜚霞佩,置身在君側。
澹云疏雨羃平皋,樓臥元龍百尺高。
紅旆已飛居易舫,赤心寧畏子胥濤。
但知守道師前輩,未忍低頭效此曹。
天遣數公慰人望,萬年富貴恐難逃。
青春條風至,無情闡化機。
法本自何來,要當探極微。
只在紅塵中,忽見勝珠璣。
雖然皆舊物,爭奈昔人非。
袖里暫閑醫國手,岸巾來訪臥云人。
相逢一笑千峰頂,高下森羅百億身。
相逢一笑,萬壑風清。
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黃檗昔遇裴相國,當頭一劄,冷暖自知。
睦州久契陳尚書,剖露肝腸,清虛廓落。
正當今日,賓主互換。覿體唱酬,似空藏空,如鏡照鏡。
芥子拈來敲石窟,須知渠是個中人。
登山午未飯,已覺疲發脛。
饑腸轉空雷,圓頂已三請。
為享玉龍雛,咄嗟辦湯餠。
顧非大檀越,勸勞久逾敬。
晚觴玉色醪,蘸甲黎花瑩。
浩歌不知疲,木杪掛飛鏡。
人生行樂耳,所能與時競。
試與芙蓉子,后會約君更。
旱暵雨霑渥,豐穰都不疑。
商羊應屢舞,布谷強多知。
龍見寧非數,云行自有時。
當年班夏令,曾得近丹墀。
德配平原盛,家傳相國親。
桂抽三筍茂,玉種兩株成。
化劍中秋冷,藏舟半夜驚。
凱風從此去,忍聽自南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