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道中
江流去不定,山石來無窮。
步步有勝處,水清石玲瓏。
安得扁舟系絕壁,臥聽漁童吹短笛。
弄水看山到月明,過盡行人不相識。
江流去不定,山石來無窮。
步步有勝處,水清石玲瓏。
安得扁舟系絕壁,臥聽漁童吹短笛。
弄水看山到月明,過盡行人不相識。
江水不停地奔流而去,山石連綿不斷地映入眼簾。每走一步都有優美的景致,溪水清澈,石頭精巧剔透。怎樣才能把小船系在絕壁旁,躺著聽漁童吹奏短笛。玩水賞山直到明月升起,過往行人都互不相識。
勝處:優美的地方。
玲瓏:精巧剔透的樣子。
安得:怎么能夠。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浯溪道中游玩時,被沿途景色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浯溪道中美景,表達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新語言展現自然之美,在描繪山水的詩詞中有一定特色。
八九雨點青春老,三兩鶯聲綠蔭深。眼界無塵歸路穩,丹青難畫此中心。
黃屋宸襟豫,靈琨苑制雄。鈞天回帝所,太液近唐中。瑞旭搖卿靄,丹葩雜紺叢。王魚多在藻,君鵠鎮迎弓。式宴晞陽露,徒歌屬大風。此時慈惠洽,共樂夏渠豐。春豫凝蒼陸,天旋駐翠華。黃圖包漢制,靈沼象周家。風助千人唱,神移萬品花。韶音清感鳳,騶節妙論豝。宴露晞心藿,需天滟酒霞。侍臣均式燕,羲馭重西斜。
隴頭初刈麥,稷黍綠苞勻。漸有農家興,相攜洽比鄰。
楊花落盡藕花開,人事悲歡合往來。試看闔閭墳上土,只聞歌吹不聞哀。
世事多虞念履冰,舊交零落半晨星。何當早遂投簪愿,來共山中結草亭。
日轉雕欄午漏分。井梧落盡小窗明。寶床絲索懶關心。愁壓春山應脈脈,困凝秋水想沈沈。低頭時露一灣金。
天為山行借雪看,路隨天遠更漫漫。詩成驢背偏如意,病后狐裘少耐寒。授簡有才懷帝子,折梅無使寄長安。惟馀一片郊原興,白馬翩翩兔窟乾。
余昔四十時,秩已忝金紫。棄捐垂十年,僅乃復其始。故璧則猶是,馬齒加長矣。頃失曾不憂,今來亦何喜。未能免俗緣,棲棲聊復爾。終當拂衣去,相從鴟夷子。
青年出仕奉明君,老去投簪臥白云。千載周颙風致在,北山先自錯移文。
又溯牂江上,秋來跋涉勞。風吹青凍大,浪作白頭高。能渴須涼粉,蠲愁更濁醪。落帆就溪女,索取鲙魚刀。
春心澹容與,挾弋步中林。朝光映紅萼,微風吹好音。江垂得清賞,山際果幽尋。未嘗遠離別,知此愜歸心。流溯終靡已,嗟行方至今。
深山高臥白云屯,閒聽林鶯盡日喧。不為癡呆寧有此,肝腸空向石頭論。
家臨斗湖濱,門對斗湖上。明鏡影香臺,文波繡仙氅。誦經無輟口,譚道若指掌。為霖從潛虬,飛符驅魍魎。止水涵湛然,可以喻心想。一謝湖邊人,終年罷來往。
跨馬春衢裊翠鞭,垂綸圯下解漁船。霞飛綺散無蹤跡,依舊清霄月在川。
亭聞木杪人欣勝,徑轉云端客共燈。佛宇疑藏無色界,仙家似在最高層。孤煙晚起聞香飯,斜日林疏見缽僧。忽憶當年題塔會,清尊今集幾英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