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處州杜同知三首 其三
誰如別駕杜侯賢,純吏心腸鐵石堅。山坂高低時雨足,郡齋篝火看畬田。
誰如別駕杜侯賢,純吏心腸鐵石堅。山坂高低時雨足,郡齋篝火看畬田。
土門西邊井陘渡,野日荒荒下汀樹。榆關石嶺都幾程,客夢往往迷歸路。
塵埃風雨半生過,盡著筋骸支世故。寧州假館又兩年,未保東來不西去。
山城百家家有山,覿面呈山誰一顧。賣書買得呂氏園,不謂全山舉相付。
北崖老作土灰色,擁腫形模一夸父。娟娟正有小峨眉,卻立不容親杖屨。
就中抱犢尤峭拔,望見韓山即攀附。韓王砦頭四望闊,全趙米如才數聚。
眼中麾蓋天上來,泜水鼓旗紛偃仆。漢家威靈萬萬古,石子連岡猶虎距。
夏秋眾壑會鹿泉,浩浩湍聲瀉馀怒。西南諸峰不知數,蕩海鯤?尻背露。
霏煙空翠有無中,百態陰晴變朝暮。靈巖龍泉曾一到,獨欠封龍展衰步。
學仙不愛徐童花,李相書龕心所慕。平生懷抱向山盡,老氣崔嵬如有助。
巖居枯寂朝市喧,喧寂兩閒差有趣。得行固愿留不惡,流坎且當隨所遇。
何曾萬錢何用許,方丈有山容下箸。管城初無食肉相,黃帽非供折腰具。
明年高筑野史亭,天已安排看山處。多慚不及謝宣城,標出敬亭天一柱。
誤辱君王賜鏡湖,
身隨鷗鷺寄菰蒲。
行年八十猶強健,
欲伴先生去得無。
京路緇塵欲滿叢,嬌羞無語立東風。夜深聊向燈前看,顏色雖殊骨格同。
一朵蕭然帶墨痕,玉闌干畔倚黃昏。也知不作金棱碧,何用韓郎為染根。
蒲團一具在家僧,
枯木巖前得未曾。
見說三冬無煖氣,
鑊湯爐炭冷于冰。
遠流極地盡,絕頂造天杳。
寒月天中生,峰勢杳邊小。
淩淩照浤澈,層層辨回繞。
孤舫悄無聲,時一喧水鳥。
對此豈能臥?獨賞亦達曉。
世味輕于玉斗撞,
向來驕氣為君降。
暫離約會春風早,
催逐飛帆下楚江。
仙風吹下蓬萊島,彩鳳蒼龍一齊老。波濤颯颯筆底生,頓覺新涼滿幽抱。
昔日孤山夜泛船,醉歌明月訪逋仙。白頭又上羅浮路,一色瑤池淺水邊。
定慧圓明不滯空,
黃幡直下起清風。
當時不得印宗老,
盧能有過且無功。
向陽不種邵平瓜,長坂風披翠色斜。
好事有人常徑造,食貧無肉也清嘉。
籬防屐齒傷新筍,雨瀉灘聲走白沙。
誰掃鵝溪絹中墨,為傳群玉影交加。
圭竇先知曉,
盆池別見天。
四月江南曬麥天,日長無事莫高眠。
好將詩思消愁思,省卻山塘買醉錢。
千秋霸氣已沈浮,銀虎何年臥此丘。
憑吊有時心耳熱,云根撥土覓吳鉤。
可是前身住寺僧,
未經行處恰如曾。
松杉夾徑當前導,
莫惜綸巾冒雨行。
漫憶淩云奏子虛,鴟夷一舸計全疏。
人間寥落銅仙侶,劫后叢殘石室書。
清地依然鄰禁禦,此生自分老蟲魚。
溫公嵩觀叨隨從,劉范惟應乞緒馀。
本為羅浮隱,先看湖上山。
輕風移棹穩,細草濕衣斑。
歌起朝云墓,杯傾明月灣。
中流簫鼓急,獨送野夫還。
一色雙葩費剪裁,固知造物巧胚胎。
機云乍自吳中出,坡潁初從蜀道來。
佳讖似因先輩設,瑞苞不為老人開。
集英明歲薰風里,席上英才即斗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