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機知府郎官再和示教清拔遒美手不能置用韻以答嘉貺愧不足以當瓊瑤之報也 其五
世味輕于玉斗撞,
向來驕氣為君降。
暫離約會春風早,
催逐飛帆下楚江。
世味輕于玉斗撞,
向來驕氣為君降。
暫離約會春風早,
催逐飛帆下楚江。
世間的滋味比玉斗相撞擊還要淡薄,以往的驕氣因為您而收斂。暫時告別約會,春風早早到來,催促著帆船駛向楚江。
玉斗撞:玉斗相撞擊,這里可能象征世間紛擾等。“玉斗”,玉制的酒器。
向來:以往,過去。
約會:可能指與人的約定等。
楚江:長江流經舊楚地的一段。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經歷了一些世事,心境有所轉變之時。可能是與友人交往中,友人的某些言行讓詩人有所感悟,從而看淡世間紛擾,決定踏上新的行程。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看淡世味、放下驕氣后的灑脫心境。其特點在于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傳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創作風格。
觸目不會道,運足焉知步。
倒腹傾腸,翻成露布。
石田頂戴諸人,爭敢絲毫錯悮。
卻憶王老師,不打這破鼓。
兼旬不到月湖來,無數荷花雨里開。
燕是舊知頻遶棟,蟬如有意共銜杯。
公庭兀坐雖無暇,佳友同攜得幾回。
冒雨作閑成勝賞,兒童迎道任相咍。
參錄公猶未,瞥見白云方始徹果。有超師之作,敢道端師翁語拙。
一生居淮不入浙,獨弄單提這一著。
至于接三佛,控南堂,以一大藏,切入啰娘。
夫是之謂東山正續,毫發不移,亙千萬世,源深流長者也。
壽溪百里薦寒流,來護楊君少尹丘。
三復先公當日翰,重修處士舊時樓。
高山不減八千仞,往事空余五十秋。
辟作小齋教子姪,好將萬卷著雙眸。
馬師智藏,病痛一般。
海兄不會,當面熱瞞。
頭白頭黑,言端語端。
衲僧不用空啗啄,秤在星兮不在盤。
現自在端嚴相,起利他悲憫心。
水茫茫,月沉沉。
眾生無盡,我愿方興。
曉而復昏,泯去來今。
侵曉同穿紫翠寒,輕云隨步去仍還。
誰言濱海無多地,著得擎天有底山。
空闊望中愁目短,險巇歷盡覺心頑。
石田樵汲真堪絬,豈惜疎茅結一間。
人棄我取,人奪我與。
涉世全乖,獨行無侶。
超佛越祖當頭句,冷泉日夜滔滔舉。
歛手忌言坐閑處,可憐也被丹青污。
腳踏木履,手指虛空。
法華三昧,舌本玲瓏。
連書十三,如蟲蝕木。
引得一類邪徒,至今胡卜亂卜。
奉親來此別湖山,九日先偷一日閑。
四面平鋪蒼玉佩,遠峰偏結碧螺鬟。
一杯且奉慈顏喜,兩載真成短鬢斑。
珍重南風如有意,片帆留滯故相攀。
嗷嗷哀鳴肅肅羽,魂清意爽愛湘楚。
西風作惡陣腳散,斜行千點下煙浦。
飛力已困日且晡,便欲就宿依寒蘆。
大者居中圍以奴,丁寧緩急相驚呼。
嗟此何景兮平沙鴈落,丹青欲盡未易著。
泉石膏肓世欲忘,扁舟更溯壽湖光。
也知他日持荷橐,不似閑時制芰裳。
雨后尚余新稻熟,風前偏覺荔枝香。
人生有祿親頭白,萬石何如宦本鄉。
八月川原旱欲然,季秋連雨頓澄鮮。
明朝領客成無暇,七日登高不厭前。
菡萏掃除如暑凈,芙蓉綽約作春妍。
佳人得得同來看,萸菊年年卻懶搴。
千竿修碧凈無塵,長伴先生自在身。
萬卷舊書中夜燭,滿懷和氣四時春。
長年潄煉顏如玉,一字推敲句有神。
請踐往時漁艇約,夜深共話兩三人。
息慮迷源,明機自昧。
祖師知有處,諸人不知。
諸人知有處,祖師不會。
知不知,會不會,國有憲章,三千條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