繰絲行
小麥青青大麥黃,原頭日出天色涼。
姑婦相呼有忙事,舍后煮繭門前香。
繰車嘈嘈似風雨,繭厚絲長無斷縷。
今年那暇織絹著,明日西門賣絲去。
小麥青青大麥黃,原頭日出天色涼。
姑婦相呼有忙事,舍后煮繭門前香。
繰車嘈嘈似風雨,繭厚絲長無斷縷。
今年那暇織絹著,明日西門賣絲去。
小麥泛著青色,大麥已呈金黃,原野上太陽升起,天色還有些涼爽。婆媳相互呼喚著有忙碌的事兒,屋后煮著繭,門前彌漫著香氣。繅車聲嘈雜好似風雨聲,繭厚絲長沒有斷縷。今年哪有閑暇織絹來穿,明天就到西門去賣絲。
繰(sāo)絲:即繅絲,把蠶繭浸在熱水里抽絲。
姑婦:婆媳。
繰車:繅絲的器具。
那暇:哪有閑暇。著:穿。
此詩創作于古代農村社會,當時農業和手工業是主要的經濟活動。詩中描繪的繅絲場景是農村常見的勞作畫面,反映了農家為了生活而辛勤忙碌的狀態。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農家繅絲的勞動場景,突出了勞動的忙碌和生活的艱辛。其特點是生動寫實,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鄉村生活的一角,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古代農村生活的一個側面。
哀曲梧桐夜,何年苜蓿盤。敬夫前輩重,好客婦人難。十月明朝盡,孤墳落日寒。鹿門催作黍,此意竟長嘆。
嫁娶比鄰近,門庭古木幽。藁砧舊相好,蘭玉久從游。雙鶴來何處,孤鸞不到頭。通家丘嫂行,愁涕白云浮。
綠窗新柳玉臺旁,
臂上猶聞菽乳香。
畢竟美人知愛國,
自將銀管學南唐。
枉教望斷橫波目。點點東風芳意足。
雪飛愁黛聚成陰,風過怨紅流幾曲。
墜釵顫處人如玉。畫舸螺鬟新漲綠。
問渠能載幾多愁,恰似明珠三百斛。
鰲極開先已降衷,上天下澤禮居中。
三才義理維持力,萬世綱常建立功。
孔圣法言多纂輯,漢儒師學共修崇。
經帷講徹資群彥,克己工夫在廣充。
開辟當天險,分明在眼前。
野橋齊度馬,森木亂鳴蟬。
稠疊多幽事,凄涼憶去年。
何時一樽酒,恣意向江天。
劫馀臞且健,詩骨自清遒。
不復時年問,而無物事憂。
獨居彌塞默,冥坐任悠游。
只待團圞夜,桂觴添鶴籌。
弱水寒流自古今,飆輪西蕩影沉沉。
閨門不斗梳妝巧,荊布空留紡績心。
百子春風前日帳,七弦夜月舊時琴。
可知只有蓬山上,弱水寒流自古今。
天悠悠。水悠悠。
天水相連萬里秋。佳人楚水頭。
憶滄洲。隔滄洲。
渺渺煙波生暮愁。那堪獨倚樓。
左蠡揚瀾草葑湖,
軸轤銜尾礙前驅。
葦航摺疊多馀地,
潛伏騫騰在卷舒。
不關裘馬事,公子自翩翩。
戲彩春風里,尋僧野雪邊。
論文憐遠戍,飲酒瀉飛泉。
佇看凌煙上,功名本少年。
身在江湖欲看山,
山行還憶弄潺湲。
誰知里許雙奇絕,
碧玉青羅一望間。
京華高處夜吟寒,憔悴斯人獨倚闌。
彩筆拋殘垂老去,芳洲搗碎此才難。
盡馀言笑傳心眼,何限離憂在肺肝。
罷席更無新涕淚,白云明日共君看。
嗟予蓬梗身,居灶無黔突。
道路行難盡,山水看來熟。
回首望白云,老淚空盈目。
閩關告在邇,日遠黃茅屋。
母衰難就養,子幼未撫育。
浩然天壤間,何以慰幽獨。
乾坤會清寧,奇材秉鈞軸。
于焉返衡門,歸耕乃吾福。
知己半零落,生離幾愴神。
忽逢洛下客,亦是嶺南人。
時事頻相問,憂心未敢陳。
京華四千里,回首一沾巾。
馬龍車水騁康莊,
粉黛胭肢獨擅場。
冷落韓家潭外路,
已無人過相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