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之華亭行化
華亭多勝概,此去幾時還。古寺寒林外,荒城野水間。地靈偏有鶴,海近絕無山。龐老知音者,相看必破顏。
華亭多勝概,此去幾時還。古寺寒林外,荒城野水間。地靈偏有鶴,海近絕無山。龐老知音者,相看必破顏。
玉兔愛佳泉,飲泉化為石。
規圓立山趾,萬古終不息。
應厭舊星躔,盈稀多缺夕。
自從寄茲蹤,表表無晦蝕。
光彩雖暫埋,體素得不易。
神物豈終潛,早晚照九域。
同是天邊侍從臣,江頭相遇轉情親。
瑩如臨汝無瑕玉,暖作廬陵有腳春。
五馬今朝成十馬,兩人前日壓千人。
便看飛詔催歸去,共坐中書秉化鈞。
自子來見我,倏焉十六秋。一聞沂上音,此意便綢繆。
中間豈不別,會合同轉頭。今茲舍我去,萬里不復留。
豈不能挽子,懼子為親憂。六月送歸船,我思與悠悠。
愛子剛毅資,不作繞指柔。愿子進問學,琢磨須自修。
居然知見廣,百病會有瘳。誰謂道云遠,行矣當深求。
有解有結,虛空釘橛。
無解無結,咬著生鐵。
二千年代錯流傳,天下衲僧無處雪。
雪不雪,崖崩石裂。
氣概凌云孰敢先,中興事業冠英躔。
朝廷議論一言定,翰墨風流四海傳。
恰跨鰲頭升紫閣,忽騎箕尾上青天。
竹林笑傲今陳跡,撫櫬江皋涕泫然。
東鄰子韓子,憂國忘晨昏。
也作漳濱臥,誰招楚些魂。
舊勛留幕府,新渥到丘園。
家法傳來久,遲君一盡言。
千秋馬當廟,千尋獅子磯。
寒風起崖腹,慘澹含陰威。
孤帆駕巨浪,瞬息洲渚非。
忠信儻可仗,神理茲不違。
筍脯登吾盤,可使食無肉。
鮭腥辟三舍,棕栮乃臣仆。
書生長有十甕虀,卻笑虎頭骨相癡。
得君新法也大奇,且復從游錦繃兒。
失腳塵凡不易收,莫思冠佩裹狙猴。
但逢司馬心相許,便擬中郎賦遠游。
弱水蓬萊三萬里,仙家日月八千秋。
聞名徑欲茲山穩,不學劉郎世外求。
人言底柱險,袖手不敢邇。
孰知人心危,毫厘千萬里。
有來事物繁,酬酢無披靡。
雖云應不難,要且辨真偽。
良知本易直,天機驗所起。
涵濡自日新,日新乃無蔽。
圣學非空言,要領故在此。
吾子端發源,所進渺涯涘。
我雖念不敏,詎敢忘所止。
后會儻有時,深功同舉似。
海內朱公子,端能為我來。
譚諧渺今古,歡喜到輿臺。
日月何曾蔽,風云會有開。
登臨一杯酒,莫作楚囚哀。
清風被草木,歲歲蕃中園。
佳蔭欲翳空,擢秀何爭妍。
黃楊獨咫尺,更說厄閠年。
惜哉堅正姿,何獨慳于天。
風日蕭蕭兩鬢華,倦尋銀筆賦余霞。
五更枕上無情雨,三月風前薄命花。
春困有時因病酒,客懷何日不思家。
年來事事心情懶,惟有歸耕策最嘉。
豐年已卜稻如京,雪盡春從草際青。
竹里紅旗行點點,松間白塔見亭亭。
暖回宿麥開寒色,風約疎梅度晚馨。
卻憶宣城李太白,也將詩句掣齋鈴。
天公作劇已三白,刮面東風利如鐵。
只今斗米錢數百,更說流民心欲折。
胡兒打圍涂塘北,煙火穹廬一江隔。
陛下宵衣甚焦勞,微臣私憂長鬰結。
爾曹忍凍不足說,我輩何時立奇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