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遣懷八首 其三
西來浮濤江,東眺俯鏡湖。
其中綿千里,鬰鬰桑麻區。
禹葬有遺窆,粵亡無故墟。
秋風吹短褐,望古空躊躇。
西來浮濤江,東眺俯鏡湖。
其中綿千里,鬰鬰桑麻區。
禹葬有遺窆,粵亡無故墟。
秋風吹短褐,望古空躊躇。
向西望去,江水如浮動的波濤滾滾而來;向東眺望,能俯瞰如鏡子般平靜的湖泊。這中間綿延千里,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桑麻之地。這里有大禹埋葬的墓穴遺跡,當年越國滅亡后已沒有舊日的城墟。秋風吹動著我粗布短衣,緬懷古人,我徒然地徘徊猶豫。
浮濤江:指波濤涌動的江水。
鏡湖:又名鑒湖,在浙江紹興會稽山北麓。
鬰鬰:茂盛的樣子。
遺窆(biǎn):指大禹的墓穴。窆,墓穴。
粵亡:指越國的滅亡。粵,同“越”。
短褐:粗布短衣,古時貧苦人所穿。
躊躇:徘徊猶豫。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對歷史遺跡的感慨來看,可能是詩人在秋日游覽紹興一帶,看到大禹遺跡和越國故地,聯想到歷史的興衰變遷,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懷古,抒發對歷史興亡的感慨。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觀與歷史遺跡相結合,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
壽安山頭一老松,從下仰視青童童。羽衣仙人擁蓋立,柄短卻作傴僂容。
我思躡屩苦無伴,范老興到許我從。婆娑初自枝亞入,中乃可置一畝宮。
四傍四枝分四面,側理橫出交蓬松。東西南北不相顧,意到各自成虬龍。
中間大枝裘挈領,高勢一攬收群雄。其帝峭壁截牙角,直下千尺方藏鋒。
蒼髯翠尾掉空際,蜿蜒飲澗天投虹。千山萬山似搖動,鱗甲未斂云濛濛。
須臾夕陽轉西麓,脅下畟畟生微風。一聲老鶴忽飛出,竽籟散入鄰庵鐘。
老僧指似時代古,手植傳自金章宗。是時朔南罷兵革,貢使一一舟車通。
明昌泰和號極治,擊球詐馬習俗同。近郊亭館恣游宴,逐獸不入深榛叢。
遺山野史有深意,國亡事去忍更攻。孤臣飲泣記舊恨,肯畏后世議不公。
洗妝樓空春月白,射柳圃廢秋花紅。一朝故物獨留此,郁郁幸自蟠蒼穹。
邇來四百四十載,坐閱桑海如飄蓬。輪囷差堪伍社櫟,瀟灑猶足驕秦封。
君不見報國門前數株樹,托根悔落塵埃中。
出戍蒼梧志略雄,少年期爾奏膚功。
江頭折柳牽舟綠,峽內看花繞路紅。
報國一腔身是膽,斷妖三尺氣如虹。
秋來露下氛煙靖,晝捲旌旗唱海東。
椒酒催殘臘,綵勝斗新妍。回首青門分袂、離別再經年。
遙想柳堂深處,春夕燒燈嘉會,酬和白云篇。記憶山中客,頻為寄魚箋。
香一縷,書數卷,只高眠。當時忝竊師門,同學又同官。
君近九重天上,我在北潭池畔。相望各風煙。何日重攜手,身健且加餐。
晨氛澄霽海風調,
綵絢珍禽入絳霄。
聞說舜庭方作樂,
可容飛舞聽簫韶。
樹影鞭絲一眴中,如何行樂絕匆匆。
少年為客思還勌,舉國從人懶獨雄。
隔座嬋娟憐好月,回車駊騀夢涼風。
平生看竹饒其賞,剩愧題詩總未工。
疏柳催黃,巖桂香流晴晝。晚禾酣、稻畦如繡。浮萍吹斷漣漪皺。雪藕花殘,秋架垂紅豆。
時節重登高,青山依舊。去年人、漸成白首。問西風直恁殷勤,向東籬深處,剪破黃花口。
湖波開朗。曲岸溪流響。新畦潤,松風漾。短扉炎似火,老圃平于掌。登場后,倉煙翠積黃云上。
斗斛夸豐穰。姑婦爭勞攘。揎袖起,傾缸釀。蘆塘微月映,茅舍田歌唱。更深后,提燈又欲叉魚往。
溝塍新漲。樂歲今年廣。三五伴,攜車往。桔槔欣蘸水,天漢齊飛浪。平疇滿,插勻千頃如針線。
雨過增微爽。泥滑愁朝餉。看馌婦,依依狀。加餐隔歲米,薄酒前宵釀。臨欲去,低回怕過欹橋上。
好釣無如魯國人,
暗投香桂餌游鱗。
誰知淺水魚貪食,
不待金鉤翡翠綸。
漁父醒時清夜永。澄瀾過盡征鴻影。略略風來敧舴艋。漁父醒。月高露下衣裳冷。
漁父笑時鶯未老。提魚入市歸來早。一葉浮家生計了。漁父笑。笑中起舞漁家傲。
家園指擬似淇園,
惜筍兼存上下番。
若與此君情分薄,
應無風月到吾門。
鳧雁江湖老不材,
百年世事不勝哀。
蓋公堂下青青樹,
曾見傳杯讀畫來。
曾聞滯宦憶鱸莼,又見煙波返釣綸。古道難容強項令,今朝才免折腰人。
逢山記得還山路,投老閒將未老身。抖擻奚囊珠玉滿,清風兩袖豈全貧。
吏情如水跡如漚,拋卻仙鳧狎野鷗。金馬門高難寄傲,赤松家近好同游。
留衣笑與山僧別,筑室容將野老謀。種得桃花成碩果,春風狼藉倩誰收。
峽山兀兀水深深,識得斯人去住心。羅雀門如僧舍冷,歸猿洞接野棠陰。
直躬累俗憐同病,攜手何年共入林。我解行纏君解印,虎溪明月待相尋。
栴檀林里振金毛,
四顧清風拂幾遭。
曾許全威作云雨,
不知何處是塵勞。
蒲璧家聲詠絮才,文明軌范女中開。
徽音克贊調元手,懿德還教薄海推。
天際瓊枝仙露湛,日邊綺藻五云裁。
金閨慧業同矜式,翟茀鳴珂耀上臺。
包笠皆為累,游方僅此身。
從教粗褐碎,不用一絲紉。
赴供無閑日,得錢回施人。
生平甘忍辱,性地本來淳。
禪外親文墨,年來更用情。
三椽趺坐后,徹曉讀書聲。
破硯雨窗潤,孤燈雪屋明。
更參諸大老,莫計萬山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