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癸亥立春喜晴三首 其二
開歲三元尚一旬,東城簫鼓已迎春。辛盤切出絲絲細,花勝簪來朵朵新。柳眼蹙金猶淺嫩,梅腮傅粉已輕勻。臘醅缸面浮香蟻,不負吾家漉酒巾。
開歲三元尚一旬,東城簫鼓已迎春。辛盤切出絲絲細,花勝簪來朵朵新。柳眼蹙金猶淺嫩,梅腮傅粉已輕勻。臘醅缸面浮香蟻,不負吾家漉酒巾。
人倚雕闌竹倚衣,
女桑遙聽子規啼。
陌頭楊柳休攀折,
系住春光不許歸。
石闕苔荒一徑深,悲秋懷古此登臨。
九州難畫華夷限,萬死思回天地心。
南客旅愁觀海大,東山云氣壓城陰。
斜陽照起英雄恨,枯木寒鴉淚滿襟。
普濟慈宗廣利門,芝崖彤穴尚陰尊。
波心水藻媞青鯉,云背珠翚駐玉鹓。
靈曜金宮流日月,寶陀香篆自朝昏。
興亡一慨齊梁事,夜雨寒山愁唳猿。
一更明月寒,歌舞帳中殘。酒為壯士膽,獨騎斬樓蘭。
二更刁斗鳴,卻比搗衣輕。南風好吹去,并作斷腸聲。
三更月未斜,凄切送胡笳。天山無草木,空聽落梅花。
四更山月昏,屈指舊從軍。白骨年年是,何人入玉門。
五更聽烏啼,烏是汝南雞。閨中雙玉箸,點點為遼西。
眥血滴耕夫,
愁眉蹙賈胡。
良辰風雨至,
不復田禾蘇。
一望煙波萬頃明,女垣高與石根平。
湖光盡日依樓堞,山色終朝滿縣城。
寒嶺無人孤鳥下,秋林欲雨數蟬鳴。
何當便作移家計,終臥滄洲寄此生。
祥發伣天,符彰夢日。
有懷慈容,孝享廟室。
泰尊是酌,旨酒嘉栗。
靈其格思,祚以元吉。
地潤礎流水,氣蒸人脫裘。
前知暴雨至,孰解老農憂。
靜辟衙齋絕點塵,憑欄徙倚獨傷神。
槐垂低干斜侵榻,鴿立高檐側看人。
倦翮有時頻刷羽,清陰何處不成春。
多情轉是無情物,觴伴孤吟萬里身。
《十七史》從何處說,
茫茫《六合》賦何愚。
騎驢倒看云煙過,
只好商量入畫圖。
端本堂開正萬方,儒臣日日近儲皇。
講明治道稱堯舜,歷覽人文備憲章。
灑天馬乳秋先到,卓地鸞旂駕欲回。
漫擬頌詩隨警蹕,愧無才力佐霜臺。
天開萬象真圖畫,
日照千林古錦機。
立馬溪邊看不足,
夷猶直待月生輝。
解通神息體藏珍,
與道相違便失真。
若遇玄珠結中道,
自然成就化金巾。
一簾草色雨添青,高揖軒岐補難經。當午竹床眠正熟,隔林茶臼夢初醒。泉深丹井時分杓,云暗松溪漫采苓。我欲相從傳秘訣,龍泉山頂結茅亭。
曾約相攜上翠微,柳蜩忽變杏蜂飛。琴囊劍匣歸須早,白雪陽春和更稀。苔襯屐痕通藥圃,云移潭影上漁磯。悠悠世路真如夢,往事何勞問是非。
湖莊寥廓眾峰青,晝挹涼風夜數星。竹杖芒鞋溪上路,直闌橫檻水邊亭。榻常掃處書高枕,茶自煎時戶反扃。聞道攢眉來入社,好音先慰北山靈。
十里湖山著小莊,閒情聊復為詩忙。不辭罰數依金谷,忽遇知音倒錦囊。兩屐漫尋芳徑曲,一壺側掛小車旁。有時夢入西堂夜,雨后春香草滿塘。
兩載棲遲共島隅,一樓夷市雜屠沽。
濤聲入枕虬仍蟄,日影窺簾海已枯。
充耳不聞興廢事,長镵真托古今圖。
覆巢此日還相見,應有新詩到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