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舍
茅舍晨雞復暝鴉,暮年別自是生涯。
貪眠久已遺人事,對酒猶能惜物華。
出有兒孫持幾杖,歸從鄰曲話桑麻。
日長亦莫憎春困,小灶何妨自煮茶。
茅舍晨雞復暝鴉,暮年別自是生涯。
貪眠久已遺人事,對酒猶能惜物華。
出有兒孫持幾杖,歸從鄰曲話桑麻。
日長亦莫憎春困,小灶何妨自煮茶。
茅舍旁清晨有雞啼叫,傍晚有烏鴉歸巢,晚年生活自有一種別樣的生涯。我貪睡已久,早已不過問人間之事,對著美酒還能珍惜眼前的美好景物。出門有兒孫攙扶著,歸來和鄰里聊聊農事。白晝漫長也不要厭煩春困,不妨在小灶上自己煮茶喝。
晨雞復暝鴉:清晨雞叫,傍晚鴉歸。暝,傍晚。
暮年:晚年。
遺人事:不過問人間之事。
物華:美好的景物。
持幾杖:攙扶著。幾杖,老人行路用具。
鄰曲:鄰里。話桑麻:談論農事。
憎:厭煩。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晚年隱居鄉村時。當時詩人遠離塵世喧囂,在鄉村過上閑適生活,在這種環境下創作此詩表達內心感受。
主旨是展現晚年鄉村生活的閑適愜意。特點是語言質樸、生活氣息濃厚。體現了詩人對平淡生活的熱愛,在文學上反映了田園生活詩的特點。
算秋來景物,皆勝賞、況重陽。正露冷欲霜,煙輕不雨,玉宇開張。蜀人從來好事,遇良辰、不肯負時光。藥市家家簾幕,酒樓處處絲簧。
婆娑老子興難忘。聊復與平章。也隨分登高,茱萸綴席,菊蕊浮觴。明年未知誰健,笑杜陵、底事獨凄涼。不道頻開笑口,年年落帽何妨。
班荊曾上谷,
把袂復江墳。
共是皇華使,
猶憐鴻雁群。
太行驅馬倦,
南浦待桐分。
何日羅浮上,
相期理白云。
故國登臨多少恨,驚心片霎滄桑。野旂戍鼓滿空江。重尋葵麥徑,猶識舊殘陽。
信道青衫無淚濕,何堪半壁秋光。回風驚雁欲辭行。江山如夢里,無處問興亡。
園林換葉梅初熟,
池館無人燕學飛。
盜語主人,驪駒唱、留行無術。堪嘆息、井叢熠耀,臼荒松術。冥阸關高驢龁薦,王官谷險猿偷栗。算一年、作客縱歸來,無多日。
何不販,山中漆。何不織,機頭匹。只年年懷刺,幾時投筆。胠篋愁看君笥儉,緘縢喜遜鄰家密。請先生、晨起檢空箱,如何出。
我尚棲遲在此邦,
蕭然來與話西窗。
寒秋昨夜初過雨,
歸夢從君共溯江。
瞠目絕塵知不反,
舉頭當世未終降。
冥鴻自遠非無意,
不為分攜淚滿腔。
十年作別信多時,
失喜尋思得舊詩。
和韻且尋人寄與,
不同香味兩相知。
朝看雨腳暮看晴,
山半昏沉湖半明。
昨日風光今又變,
眼中譜熟手中生。
皇華勝嶺舊名神,
使節遙臨雨露新。
草木從今皆可敬,
一亭晴映萬山春。
關東堂堂。
二申兩房。
未若二梁。
環文綺章。
自古悲秋物,多傷黯黯魂。
鱸魚輕客宦,紈扇感君恩。
潁瀨寒明野,嵩云側露村。
此中知止地,歸去掩柴門。
醉樂萬年規。
謳歌四海熙。
衣冠蹈舞九龍墀。
麗正仰南離。
紫云高捧唐虞帝。
垂衣天下文明治。
鎬烏岐鳳呈嘉瑞。
真個是,人在成周世。
今時潁川守,往日太丘翁。已革因循弊,兼收撫字功。民言方頌此,天意曲酬公。莫把彭篯比,恐非斟雉同。
控鯉云煙外,釣龍溪水邊。遺蹤猶可見,故老不虛傳。道豈容捐物,功須解補天。看渠落公后,縱健只臞仙。
水花亭館初涼,月痕照在葡桃架。星期此夕,針奩未啟,蛛絲先掛。虹斷東樓,雨收北渚,露盤清瀉。望湘簾起處,果筵初設,兒女輩、花相亞。
縹緲行云低度,耿河津、仙軿飛駕。鵲才傳喜,蟲還催織,欲留無暇。又是匆匆,離腸中斷,幽歡空罷。嘆天長地久,迢迢一水,兩情終夜。
日斜云淡遠山低
三月王孫草色萋
一葉頻繁明月峽
六年流戀浣花溪
鹽齏有味名還薄
木鐸無功道未西
何日濯纓江海去
石床藤枕對鳧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