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叔舍弟與黎介然會于符離因用兩絕奉寄 其二
老覺為官百不宜,故人雖在鬢如絲。遙知再踏同游地,更想汪饒曳杖時。
老覺為官百不宜,故人雖在鬢如絲。遙知再踏同游地,更想汪饒曳杖時。
千古丫鬟高插天,
淡妝濃抹傅云煙。
眼前不見峨眉老,
獨有青山長少年。
三水依然繞縣流,唐家仙吏古無儔。
榷茶獨喜焚明詔,腰笏何妨引畫舟。
碑下耕農應墮淚,桑陰蠶婦不知愁。
咸通舊史孫樵筆,常使行人重利州。
舶商不入古鹽溝,疏鑿才爭土一抔。未說興圩灌田事,且還歌吹舊揚州。
雷陂新作麥田荒,曾說風興沒兩郎。誰似當年李刺史,春波還引句城塘。
欲穿九曲通淮子,只費春夫數日工。但見荷花三十里,何須更有大雷宮。
蜀岡茶味圖經說,不貢春芽向十年。未惜青青藏馬鬣,可能辜負大明泉。
皂莢村南三里許,春江不隔一程遙。雙堤斗起如牛角,知是隋家萬里橋。
龍興寺里青云干,后土祠中白雪葩。五百年間城郭改,空留鴨腳伴瓊花。
楊徐僭盜雄圖熾,高呂陵夷霸氣闌。猶有昆岡作龍虎,千秋原廟奉衣冠。
劍佩雙棲紫禁垣,
一朝拜命出天門。
沉香亭下東流水,
得濯塵纓是主恩。
已辭潭柘山,更問他山路。山僧知我僻好奇,導入山中險絕處。
陰壑霾云虎豹愁,披榛覓徑如有求。側身牽攀不可上,上者股栗神惝恍。
一峰歷盡喘未蘇,前峰又復催憂虞。我生筋力能幾多,諸艱歷試胡為乎?
樵子尋常不肯至,矧乃倦客冥搜強好事。磴危路滑將恐墜,徒侶微聞雜嗟喟。
忽來片岫平如掌,相呼藉草狂歌賞。斯時四望覺身高,下視群山離立皆兒曹。
白云冉冉騰山坳,便欲乘向閶闔隨逍遙。恨不攜將驚人句,搔首問天天亦怖。
卻望居庸鳥道回,茫茫絕塞風煙開。燕昭遺烈安在哉,漁陽豪俠多蒿萊。
古今代謝復何有,惟有茲山突兀無衰朽。呼取驢背酒一瓢,酹我山神勸我友,長笛一聲出林藪。
蠻謳翻入龜茲部,興發一齊開笑口。須臾雨過卷衣涼,薄醉都忘山路長。
前于后禺滿空谷,山下人疑嘯鳳凰。
從今誓學六朝書,不肄山陰肄隱居。
萬古焦山一痕石,飛升有數此權輿。
松杉郁然深,遙指空王宅。
入門無人聲,棲鶻驚磔磔。
臥鐘苔篆青,頹墻土花赤。
塵埋狻猊首,泥坭龍象脊。
古鼎冷不然,殘僧瘦如臘。
宵寒鬼吹鐙,徑僻犬疑客。
飛鸓互格斗,鳴{錢蟲}聚啾嘖。
銷磨匪自今,繁華記猶昔。
劫灰歷千載,慧眼才一瞥。
變滅殊無端,持以問禪伯。
茶籯滿,葉葉占先春。
翠靄擷齊雙鬢冷,青絲籠就兩槍新。
衣惹暗香塵。
白旆橫江事已非,燒馀林麓轉稀微。山中殿古仙長在,云里庵成人未歸。武姥漫遺蒼玉佩,石人猶擁紫霞衣。茲游不盡懷賢感,鶴影蕭蕭月滿扉。
一巘盤回萬壑分,故人曾此憩清群。雁鴻已失孤飛影,鸞鳳空馀五色文。詩冢久埋江上草,使車遙隔嶺南云。獨將一掬傷時淚,忍對黃庭說右軍。
又見人間大洞庭,羅羅七十二山青。
桶盤妥貼憑誰挈,虎豹猙獰喚欲醒。
怪石鮫紋添禹貢,花螺貝錦注葩經。
黃昏點點歸魚艇,款乃聲中月滿汀。
羅?西去亂岡橫,釜底天教作化城。
端扆九峰朝帝樹,鳴階一水肖龍泓。
開山嘉福誰留剎,后起幽州孰命名。
剩向祖堂參晚唄,圍天松栝助秋聲。
師屯十萬建牙旗,大纛森森重使威。
燕頷將軍宜繡帽,龍驤戰士愛犀衣。
銀鎗作隊行春去,蠟炬成林校獵歸。
更看鈴齋憑幾處,文如布陣翰如飛。
懷里溫存袖里藏。蒙茸兩耳系金珰。雙鬟小字最相當。
竹葉上窗驚月影,花枝照壁活燈光。夜深輕睡枕頭旁。
兩字柔憨作性情。十分嫵媚特聰明。得人憐處是天生。
睡去拳拳堪入畫,戲時小小可奇擎。嬌音學吠未成聲。
消息心知在別峰,
南參煙水尚重重。
溪云乍捲流泉細,
一點香飄帶影逢。
劍門倚天漢,石勢儼城郭。連峰攢雉堞,千朵芙蓉鍔。
綿延忽中斷,巧匠不能鑿。自古用一夫,萬命系孤閣。
峨峨障三川,欲度愁雕鶚。造物罄奇詭,英雄就羈絡。
我心戀鄉關,赴險忘其惡。如將起沉疴,必投瞑眩藥。
頻年閱萬里,何日息腰腳。故國與故都,望之暢然樂。
況逢明盛世,大道通羌笮。瀚海猶堂隍,茲山直簾幕。
長吟對關吏,笑傲指林壑。西行故舊多,飛鳥漸有托。
歸途老馬識,所向亦踴躍。三復杜陵詩,此筆竟難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