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 其二二九
從今誓學六朝書,不肄山陰肄隱居。
萬古焦山一痕石,飛升有數此權輿。
從今誓學六朝書,不肄山陰肄隱居。
萬古焦山一痕石,飛升有數此權輿。
從現在起我發誓學習六朝時期的書法,不再學習王羲之的書法,而是學習陶弘景的書法。焦山上那歷經萬古的一塊刻石,書法的發展變化有跡可循,而這焦山刻石就是開端。
六朝書: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法。
肄:學習。
山陰:指王羲之,他曾為會稽內史,居山陰(今浙江紹興)。
隱居:指陶弘景,他自號華陽隱居。
焦山:在江蘇鎮江東北長江中。
權輿:開端。
龔自珍生活在晚清時期,當時書法界受帖學影響,風格較為單一。龔自珍追求個性解放,在書法上也希望突破傳統,六朝書法古樸自然,符合他的審美追求,于是寫下此詩表明自己學習書法的方向。
這首詩主旨是表明詩人在書法學習上的選擇和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態度堅決,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龔自珍在藝術追求上的創新精神,對當時及后世的書法觀念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天應降吉祥,天理本茫茫。
舒慘雖無定,榮枯卻有常。
益謙尤效驗,福善更昭彰。
籠絡無疏漏,恢恢網四張。
三椽水閣坐殘更,拋卷挑燈睡未成。
舟放櫓聲驚寂寞,月如客夢不分明。
思親灑淚沉吟立,間夜繞廊取次行。
試問承賢閣畔路,與誰起舞聽雞聲。
半郊紅樹,放樵蘇駐馬,水餐星飯。萬隊炊香,認晴空煙散。
江寒路遠。趁野井、露泉尋遍。帳角支鐺,矛頭淅米,涼飆催晚。
移車翠旗乍展。訝才增頓減,奇計千變。朝食姑停,看封狼先剪。
霜華又滿。費籌筆、夜深傳膳。策笑量沙,功歸曲突,云臺秋宴。
良會竟難永,歲寒人盡歸。
誰憐故鄉子,獨采南山薇。
把酒不終夕,浩歌徒攬衣。
無能挽舟楫,惻惻拜斜暉。
牡丹初剪時,
已具新花眼。
代謝不容發,
笑殺鐵門限。
不自量筋力,求為人灌園。
意惟營一食,跡若避群喧。
誰遺五色芝,服之詫騰鶱。
奈非塵埃種,移蒔安得蕃。
還將理菜畦,膏澤資泉源。
黽勉試操作,編籬復插援。
早韭和露茁,晚菘凌霜翻。
但從采掇便,未覺烹飪煩。
心形誠苦疲,既飽亦軒軒。
向讀神農書,近聞老圃言。
河水清兮有縣特,
東方作矣未解襦。
寄聲卿自用卿法,
我獨舉酒留詩臞。
春光駘宕過梅川,民物熙和境靜便。
膏雨乍收青?外,人家多住翠微邊。
關心芳序搴蘭節,入畫輕陰釀麥天。
最喜時平風俗美,星軺周覽記經年。
遠樹蟬聲歇,空堤燕影忙。
篷窗閒徙倚,消受水風涼。
細雨浸莎岸,人家半掩扉。
隔溪垂釣者,猶自待船歸。
客言渡江來,昨出廣陵城。廣陵城西行十里,猶聽城中人哭聲。
去年北兵始南下,黃河以南無斗者。泗上諸侯卷旆旌,滿洲將軍跨大馬。
馬頭滾滾向揚州,史相堂堂坐敵樓。外援四絕誓死守,十日城破非人謀。
揚州白日聞鬼嘯,前年半死翻山鷂。此番流血又成川,殺戮不分老與少。
城中流血迸城外,十家不得一家在。到此蕭條人轉稀,家家骨肉都狼狽。
亂骨紛紛棄草根,黃云白日晝俱昏。仿佛精靈來此日,椒漿慟哭更招魂。
魂魄茫茫復何有,尚有生人來酹酒。九州不復罷干戈,生人生人將奈何?
十年夫妻五年離,況是來歸未有期。豈乏朱樓不堪倚,天涯芳草正萋萋。
相如若是薄情人,那得椒房買賦金。故劍尚求人豈棄,文君莫動白頭吟。
誰教爾我別離多,仰彼蒼蒼可奈何。濁酒一杯愁未解,唾壺擊碎不成歌。
來時棹經。去時騎停。
酒醒夢覺愁生。在三更四更。
前宵月明。今宵雨零。
行人聽此凄清。帶泉聲樹聲。
山居面面皆脩竹,雨重時驚入屋梢。坐誦方齋舊詩句,人間那有續弦膠。
離立何妨出屋高,風微亦得聽蕭騷。南山昨夜新雷起,行有橫鞭破土膏。
一言道盡,卻成兩橛。
擊鼓升堂,子承父業。
君去閩山亦動容,即今歲儉更民窮。
有豺當道憑誰問,無鳳鳴陽恐國空。
莫放欽夫歸岳下,豈容子駿久京東。
傳聞玉座籌邊急,頗牧何妨在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