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張仲舉侍讀韻
詞源浩浩倒岷江,直筆如公世少雙。目下十行千字過,身長九尺兩眉龐。世間忠烈應知感,地下奸諛豈豎降。老客中吳最蕭索,白頭猶爾讀書窗。
詞源浩浩倒岷江,直筆如公世少雙。目下十行千字過,身長九尺兩眉龐。世間忠烈應知感,地下奸諛豈豎降。老客中吳最蕭索,白頭猶爾讀書窗。
繁華城不夜,上九好觀燈。
心亦思前去,身偏病未能。
人歌金縷曲,我抱玉壺冰。
熱念今都冷,形同入定僧。
憶在勞勞亭上別,吳江三落丹楓。洞庭西望水連空。共誰過赤壁,高唱大江東。
準擬開樽還痛飲,小樓同聽疏鐘。布帆歸去似飛鴻。寄將黃雀鲊,須趁鯉魚風。
山色湖光相接連,
千章古木老云煙。
晚來曲港回舟處,
如在孤山柳嶼邊。
劍外歸耕夢不通,公車上疏路何從。
有心求縮地萬里,無羽可朝天九重。
狂誦新詩驅瘧鬼,醉吹橫笛舞神龍。
明當采藥玉霄去,他日君看冰雪容。
臨水芳塍饒沃,
連村老木蕭疏。
此是莆陽天馬,
被人寫入畫圖。
三農盼望云膚寸,
九野焦枯日色昏。
賴有襄陽真墨妙,
應時霖雨遍郊原。
鄭棄非人棄,梁亡只自亡。危機交弊弱,血刃第爭強。恃力雖千國,推尊獨一王。衰微今已往,掩卷益增傷。
前史權衡在,當時法度亡。力扶周室弱,深抑楚人強。言戰嗟無義,書元示有王。細推褒貶意,掩卷一悲傷。
戰伐周綱替,春秋救已亡。綴旒憂主弱,問鼎嘆臣強。蕭斧懲當世,蓍龜鑒后王。最憐君學苦,能為古人傷。
春秋二百戰,一一敘興亡。書戰皆非義,稱人亦貶強。臨文常抑楚,謹始必尊王。窮究當時事,應須發感傷。
精研醫藥已多年,奧旨搜求妙又玄。默誦內經遵祖訓,閑看靈樞絕韋篇。道宗仲景淵源正,理本叔和法脈傳。幸有家駒承衣缽,萱堂供奉亦陶然。
秉燭觀書學古狂,消磨歲月目精傷。千載世功綿古訓,一生辛苦盡先嘗。活人妙手傳新術,濟世關心肯退藏。詣極高深方耳順,何須臨癥細評量。
犨工盜牛術,扼害摻其機。
制此如芒鉤,系以八尺絲。
以鉤牽其舌,宵夜牛相隨。
彼盜亦有道,斯語不我欺。
石羊喟然嘆,世人那得知。
是即治盜法,乃為盜用之。
天地何年鑄,風霆幾拭塵。
惟虛方受物,善鑒始如神。
夜月懸雙照,江花映早春。
誰言肝膈里,燭處讓西秦。
故人久別益凄其,
誰遣瑤華慰所思。
丹鳳城頭不堪望,
五陵春早滯歸期。
危欄秋盡偶來憑,
霜落秋山爽氣澄。
誰道衡陽無雁過,
數聲殘日下舂陵。
一珠檉柳兩分身,
移植南墻便隔鄰。
根到重泉會相見,
未應忘是一家春。
湘靈鼓瑟渺何之,一片愁云殢九疑。總為人間塵滿鏡,鏘鏘佩向月中移。
翡翠光搖赤水珠,長歌一曲鳳將雛。孤飛卻向瑤池去,欲借還丹竟有無。
錦瑟調來五十春,飄然駕鶴出風塵。使君海上懷明月,捐佩猶疑漢浦人。
漢口機停織女聲,黃姑何處望鸞軿。郡齋楓葉蕭蕭下,不盡清商萬古情。
西風明月臨臺榭。準擬中秋夜。一年等待到而今。為甚今宵陡頓、卻無情。
姮娥應怨孤眠苦。取次為云雨。素蟾特地暗中圓。未放清光容易、到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