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故山
老怯京塵化素衣,無端拋擲釣魚磯。
碧云又見日將暮,芳草不知人念歸。
萬事莫論羈枕夢,一身方墮亂書圍。
岷山學士無消息,空想燈前語入微。
老怯京塵化素衣,無端拋擲釣魚磯。
碧云又見日將暮,芳草不知人念歸。
萬事莫論羈枕夢,一身方墮亂書圍。
岷山學士無消息,空想燈前語入微。
年老了害怕京城的風塵弄臟了白衣,無緣無故地離開了故鄉的釣魚磯。又看到碧云漫天,太陽即將西沉,芳草卻不知我在思念著歸期。萬事都不必在旅途中的夢中去評說,我正陷在雜亂的書籍包圍里。岷山學士沒有消息,只能空想從前在燈前他入微的話語。
怯:害怕。京塵化素衣:化用陸機“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指京城的灰塵弄臟衣服,喻在京城受不良環境影響。
無端:無緣無故。釣魚磯:釣魚的地方,指代故鄉。
羈枕夢:旅途中在枕上所做的夢。
岷山學士:可能是作者的一位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能看出詩人身處京城,年老厭倦京城生活,思念故鄉和友人。可能當時社會處于相對穩定但個人仕途或生活不如意的階段,使詩人產生了對故鄉寧靜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鄉和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手法運用得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萱幃影事都無記。少小頑如醉。芳心芳草兩霏微。枉自沉吟游子報春暉。慈云幻作空香滅。人世真凄絕。不堪著耳杜鵑聲。彈指如今二十四清明。
雪覆喬林同一色,清光上下含虛碧。采樵人立渡頭寒,極目圓蟾為誰白。
秣陵王氣深堪惜。天水衣成碧。滄桑遺恨幾時休。爭信南朝天子總無愁。移商刻羽聲聲破。千載無人和。月明故國淚闌干。算較陳家叔寶有心肝。
長相憶,天際暮云遮。紅雨傷春癡似佛,青山入夢艷如花。終隔一重紗。空灑淚,忍看夕陽斜。四月濃陰成剎土,十年舊事總空華。哀怨訴琵琶。
多謝好風傳一語。覓到烏衣,定在斜陽處。縱使天涯拋別緒。也應憐我無儔侶。只怕海東波浪阻。卷上珠簾,終日勞延佇。風景南朝留幾許。主人情重難忘汝。
薄薄窗紗,爭信消魂如許易。太無情緒。瑟瑟驚人睡。著耳終宵,一任檐前墜。君須記。濕沉沉地。尚少相思淚。
非夢非愁不自聊。依依芳草外,那能招。化為飛絮背人嬌。風吹去,落在小紅橋。肯付暗香飄。尋儂尋不見,傍花梢。游絲一縷倩誰描。爭禁得,杜宇幾聲消。
一掬東風倩。灑向靈均傳。杜牧重來,紫云未嫁,十分凄戀。寫相思、紅雨濕天涯,有絲絲如線。轉眼芳菲變。卻洗梨花面。枕畔燈前,行行點點,啼痕誰見。更何堪、簌簌滴湘裙,看明朝都遍。
翠蒙蒙、春云無縫。略聽得、黃鸝清哢。幾生修到此間來,笑惟有,紅兒共。紫霞千片瑤窗送。看舞起、階前金鳳。深深把臂話離愁,不道相逢猶夢。
說起恨重牽。寫向蠻箋。鴻飛的的到君邊。應憶杜郎憔悴甚,鬢影茶煙。門外聽啼鵑。訴與樽前。相思相望太綿綿。算是天涯相見好,見也堪憐。
落花愁見江南路。感客里,光陰度。鸚鵡前頭休盡訴。同心鴛鏡,雙聲鸞譜。又是今生遇。羅巾滿寫相思句。最是愁人天欲暮。折得柳條無寄處。綰成雙劫,叮嚀燕子,銜向天涯去。
四面楚歌聲。破網長征。不甘黃血啖長鯨。九死肯忘亡國痛,樂操南音。同是可憐生。端為多情。湘江淼淼溯伊人。可奈江南蘭蕙瘁,鶗鴂爭鳴。
鳳鳥高岡噦,驀地噤鴟鸮。仿佛彩霞深處,吹徹大成韶。穢史魏收羞死,直筆董狐復活,元著盡超超。夜半警鐘響,靜聽海音潮。鑄軒圣,拜虞帝,夢神堯。諸公今日應爾,公義薄云霄。敲起昆侖天鼓,擬把睡獅喚醒,敵愾勵同袍。料得收功日,鐵馬蕩金遼。
好事偏魔,相思成鬼,人間安用多情。一首關雎,惹他萬種啼痕。牡丹亭畔休輕死,證癡兒、石上三生。數前塵。檀板銀箏,唱與誰聽。可憐作者無知己,把艷詞當作,種性難明。大好中原,何堪吹換膻腥。華夷不辨天何意,訴奇愁、下筆魂驚。古來今。卿亦傷心,儂亦傷心。
連宵無夢春寒悄,雨也添愁。月也添愁。消瘦腰肢不自由。披衣重把離騷讀,怨在眉頭。恨在心頭。樓外風光似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