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杜門作歌五首 其四
晚入南宮典箋奏,濫陪太史牛馬走。
忽然名在白簡中,一櫂還家傾臘酒。
十年光陰如電雹,綠蓑黃犢從鄰叟。
嗚呼古來骯臟例倚門,況我本自安丘園。
晚入南宮典箋奏,濫陪太史牛馬走。
忽然名在白簡中,一櫂還家傾臘酒。
十年光陰如電雹,綠蓑黃犢從鄰叟。
嗚呼古來骯臟例倚門,況我本自安丘園。
晚年進入南宮負責起草文書奏章,濫竽充數地陪在太史身邊供人驅使。忽然名字被寫進彈劾的奏章中,便乘船回家痛飲臘酒。十年光陰如閃電冰雹般飛逝,如今穿著綠蓑衣、趕著黃犢與鄰家老翁為伴。唉,自古以來剛直不阿之人大多窮困潦倒,何況我本就向往像安丘園那樣隱居的生活。
南宮:尚書省的別稱。
典箋奏:掌管起草文書奏章。
牛馬走:謙詞,指供人驅使的人。
白簡:彈劾官員的奏章。
櫂:同“棹”,船槳,這里指代船。
骯臟:這里指剛直不阿。
安丘園:漢代邴漢、邴丹辭官后隱居安丘,這里借指隱居之地。
此詩可能創作于陸游晚年。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彈劾罷官。這首詩反映他在經歷官場波折后,回歸田園的生活狀態和心境,對官場的黑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從而更加向往隱居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官場的失望和對隱居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敘事與抒情結合,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詩歌題材的豐富性,展現他不同人生階段的思想變化。
馀不之水浮玉山,仙人來往乎其閑。圭璋藻思發天巧,粉墨絹楮留人間。錢翁山居窈綿密,深潤山林閟白日。翁去而今能幾年?舊游一變成荒煙。惟有墨跡長不泯,夜夜白虹光滿天。
片片逐年來,皎色映樓臺。墜花驚爆竹,落素濕香梅。繞林春宴罷,撲馬早朝回。應知洛中客,高扉徒自開。
去古日己遠,淳風日以漓。人情善誕幻,去就浮云馳。彼欲憸險子,出沒神鬼奇。炎涼隨勢附,朱粉從心施。一朝冥機至,反成拙與癡。于皇賦明命,顧諟常在斯。不聞圣有訓,居易以俟之。慇勤謝天君,為我慎操持。
驛路長松樹,風來作萬呺。龍吟翻翠蓋,鳳舞奏瑯璈。列陳初嚴鼓,連營乍豎旄。猶疑宋飛將,水上戰方鏖。
高墻峻宇抱花園,鐘鼓悠悠撼帝閽。神武何由征女色?景山無氣祚皇魂。崇禎吊罷江山改,宣統數終宮闕存。神秘面紗掀看罷,禁城覽盡出斯門。
出還自笑跡非真,虛誤平生未了因。松偃雙青長在眼,燕調新語解留人。清香為致蒲樽酒,和氣能回草閣春。萬里歸來慚奉使,漫攜詩卷謝交親。
世久趨浮末,于時爾獨賢。閑游眾目外,卻立萬夫前。
清朝微雨歇,云氣行丹崖。幾家挑菜女,笑下青峰來。
半幅生綃雪色寒,鮫人相贈比瑯玕。華清浴罷恩波媚,南浦傷時淚雨斑。
松嶺離離草露多,碧山高廟獨嵯峨。天如未喪無三字,國自甘亡有一和。宛宛丹青尚生氣,潸潸哭泣付悲歌。伍胥不合錢塘歿,又見前朝起后波。
文自咸通后,流散不復雅。因仍歷五代,秉筆多艷冶。高公在紫微,濫觴誘學者。自此遂彬彬,不蕩亦不野。惜哉傷躁進,忤旨出閣下。吾君登大寶,兌澤連霶灑。均陽又淮陽,移徙曾不暇。遂無牽復命,虛偶文明化。何路得自新,赍志入長夜。人謂責太深,終于郡司馬。
病枕昏燈不自聊,帶圍寬盡舊時腰。星辰誰解憐今夜,魂夢空教過謝橋。寒惻惻,漏迢迢。心香禁得幾回燒?大堤無限青青樹,獨系相思是柳條。
繡閣臨芳野。向晚把、花枝卸。奇容艷質,世間尋覓,除是圖畫。這歡娛已系人心也。更翰墨、新揮灑。展蠻箋、明窗底,把□心事都寫。謝女與檀郎,清才對、真態俱雅。鳳枕樂春宵,絳帷度秋夜。便同云黯淡,冰霰縱橫,也并眠鴛衾下。假使過炎暑,共將羅扇把。
峭茜青蔥滃不消,蒼然岳色滿庭皋。虬髯欲振千林月,鳳吹遙翻萬壑濤。摧挫冰霜心自保,屈盤霄漢意徒高。堅貞欲有劉生詠,憔悴逢人用解嘲。
交鋒接矢無虛月,按甲休兵定幾時。計日必須聞吉語,敢先期獻凱歌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