綵塔贊
釋迦佛說妙蓮華,從地涌出七寶塔。欄楯幡幢及龕室,寶玲瓔珞震妙音。四面皆出旃檀香,散天妙華以供養。佛以右指開塔戶,出大音聲卻關鑰。多寶如來示全身,贊嘆說法分半座。惟二如來共一塔,至今此會尚儼然。何人建立窣堵波,種種嚴飾悉具足。綵縷縈結尺寸間,高廣五百由旬等。當知一念周圓時,勝妙功德已成就。若能瞻禮復回觀,人人具此如來體。至心持誦法華經,彈指真塔當出現。
釋迦佛說妙蓮華,從地涌出七寶塔。欄楯幡幢及龕室,寶玲瓔珞震妙音。四面皆出旃檀香,散天妙華以供養。佛以右指開塔戶,出大音聲卻關鑰。多寶如來示全身,贊嘆說法分半座。惟二如來共一塔,至今此會尚儼然。何人建立窣堵波,種種嚴飾悉具足。綵縷縈結尺寸間,高廣五百由旬等。當知一念周圓時,勝妙功德已成就。若能瞻禮復回觀,人人具此如來體。至心持誦法華經,彈指真塔當出現。
兒子與門生,東籬憶送迎。
吾雖愧光祿,獨幸識淵明。
愛酒終成疾,工詩早得名。
晁家雞肋集,已足繼新城。
百年豈非長,流光迅飛電。
月渚愁賓鴻,風檐凄去燕。
鴻燕胡獨乖,參辰豈相見。
念此霜中英,良時不妨殿。
不見雷峰頂,心知海寺東。聞鐘疑隔岸,對雨憶長松。風鶴從來舊,煙霞此際隆。百年多病日,歸思正無窮。
情深山水日,豈為覓桃源。倦鳥藏深樹,驚魚沉巨川。拂波楊柳月,依岸竹林煙。一自不知樂,浮生空惘然。
蓬萊方丈與瀛洲,東引長江欲盡頭。
幾處壇場渾得道,萬家樓閣半封侯。
名□荔子嘗三熟,負郭潮田插兩收。
七百年來遺讖事,釣臺沙合瑞煙浮。
風泉聒旅枕,壁燈照客起。
云木滉初陽,蒙茸猶谷底。
笳鳴驚宿禽,旌影照溪水。
虹橋接楓嶺,閩程從此起。
仰見梨山巔,霧行猶十里。
陰崖竹梢空,寒碧光薿薿。
山僧延客坐,孤亭翠微里。
亭邊方竹枝,乍見心尤喜。
棱棱節目勻,端正比君子。
我行既在險,所恃非圓美。
從僧乞杖材,中矩皆如砥。
行行步亦步,扶我歷蒙汜。
為愛三山色,金焦問法幢。一酌中泠水,浮杯夜渡江。
布衲披云去,蒲團向月裁。故園芳草色,應遍雨花臺。
片錫長安去,珠林照紫霞。橫經高座寺,講席半天花。
四百南朝寺,青鞋處處游。何方駐瓢笠,古剎寄牛頭。
云已出山難入岫,
況更初服說深林。
先生所愿先輸我,
松底撚須晚始吟。
老賊順流下,
周郎憑軾觀。
不干春水事,
一蹙走曹瞞。
方書倦閱廢長篇,
卻掃眠云只塊然。
最惱殘陽不相量,
穿簾還到石床邊。
每因省墓殯,買棹至城西。剩有黃家宇,難忘昔日棲。
里鄰悲離散,風雨感凄迷。贏得元宵飲,相逢醉若泥。
大智從愚起,而今覺太愚。兄懷誠似拙,弟號合稱迂。
對客愁何底,忘情語轉無。莫能籌極計,且自課兒雛。
雁序才連昨,分飛別猶匆。不圖歸故里,依舊感飄蓬。
三月煙花艷,長江尺素通。臨岐言約略,不盡寸心中。
小赤壁,大勞村。
烏衣巷有百家屯。
莎坪一個灰牛石,雨打風吹臥樹根。
人言爾祖玉蘊石,
傳到兒孫藍出青。
眼底桐枝多秀色,
早令授業各專經。
萬里風煙古北平,蕭蕭牧馬遍龍城。
旌旗曉接長楊苑,刁斗宵催細柳營。
輦下公卿多結客,市中屠狗亦成名。
儒冠拓落知何事,自笑江東一步兵。
湖海凄涼地,
風霜慘淡天。
吾其去道近,
無酒亦陶然。
荒徑入林微,蓬廬客到稀。
苔痕侵藥裹,山色冷吟衣。
蚯蚓耕泥起,蜻蜓點水飛。
坐來忘萬事,靜看宿云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