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 其十
仲氏孤忠徹九天,青原淡月慘遺篇。摩挲朱子嗚呼字,寂寂庭前重愴然。
仲氏孤忠徹九天,青原淡月慘遺篇。摩挲朱子嗚呼字,寂寂庭前重愴然。
中懷和氣祗如春,對酒賡歌莫厭頻。
半載昔同參國論,十年今長類天倫。
不辭命駕逾千里,應念同心有二人。
珍重宗盟恩意厚,歲寒終始見松筠。
況是東吳大有年,
晨興佳氣滿平川。
魯臺紀瑞光諸史,
漢殿稱觴慶九天。
鑾輅肅還禋禮畢,
雞竿高揭赦書傳。
勾萌競達人知否,
占得群陽一日先。
景祐賢科昔共登,
長沙賓佐復交承。
三千里外今同郡,
二十年前舊得朋。
贛水帆檣驚遠別,
玉峰欄檻到先憑。
朝廷正是求材日,
欲戀仙鄉算未能。
湖治誰能繼后塵,
馬侯祠閣至今存。
窮源上達僊翁井,
引派旁通吏部園。
紅旆遍游償素志,
畫橈歸去近黃昏。
別懷屈指朞將半,
況屬鄉州役夢魂。
乞得錢塘下九天,
徙從青社復三川。
坤維十往萬余里,
吳分重來七八年。
鑒水坐遙懷舊治,
柯峰歸晚愧前賢。
東州賴有微之約,
曾寄詩筒遞百篇。
三年持節按刑章,
豈弟其誰不嘆降。
才者設施功第一,
使乎光彩竟無雙。
宣風蜀右成新法,
易拜秦東得舊邦。
欲識遠人留戀意,
隴泉幽咽下巴江。
我愛白司馬,
有言來謁祠。
才名千古照,
忠義一生奇。
諫切寧思祿,
讒行卻罪詩。
如何江上客,
惟道琵琶詞。
千里崢嶸到忽平,兀然如覺夢魂醒。
石通幽室心生白,逕擁寒云步入青。
一水下窺疑絕線,兩山前列似開屏。
重城歸去仍堪喜,歲稔人家戶不扃。
言念離情積有年,
朋心金石孰為堅。
殿廬未入承明直,
郡閣先傳太守賢。
且向天涯行五馬,
不妨神液溉三田。
聞公比悟莊生指,
于此紛華已泊然。
隔江燈火越王城,
別有新春喜復驚。
累夕思鄉還有感,
三年懷旅豈忘情。
歌鐘浩浩臨香陌,
羅綺盈盈簇彩棚。
秉燭夜游公不倦,
也知斯樂為民行。
別派從江垠,邀流入農畎。淙淙來源深,??度溝淺。
園穿蕭艾芟,塹斷荊剪。疏功浹長長,溉利和步遠。
田觀疑澤潴,坎聽類瓴建。北溟歸鑿池,幽岳漾裝??。
瀉埤紋湍駛,回灣波細轉。過竇石眼窺,經虛土口吮。
浮行值落葉,浸長逢生蘚。孤鶴眼怪覘,纖魚鬣跳展。
中沈無穢淤,底浄有紋{石霝}。映葦色莫分,喧琴韻難辨。
增霖人鬧蛙,涵月夜驚犬。侵篁鞭起萌,逼水低垂菌。
憐黃澆菊籬,惜紫沃蘭畹。吏咨窯甓甃,童戲芒車卷。
灌攜令手勞,漱掬致腰俛。庭秋臨加涼,軒夏尚消烜。
我矜近濟能,僮賀遙汲免。貯戺埋巨甔,歸廚架修筧。
供掏飯盎糧,給澳羹鼎臠。調藥修臼餌,煎茶試羅荈。
坐客頻泛觴,蹲兒屢洗硯。聆寒心脫煩,挹冷酒除湎。
壅挑筇步隨,靜看髭吟撚。高懷造文攄,清興團詩遣。
瑰章非俗成,怪句自幽選。涌詞波翻瀛,綿意緒抽蠒。
書丹字隸行,款碣石磨琬。題為引流篇,記耳非自衒。
榜契推誠積有年,天淵沖躍見魚鳶。
方欣友會為愚幸,又辱詩情著意緣。
庾嶺棠陰留遠俗,贛川舟御若飛仙。
明朝預想陪高誼,滿座清風盛暑天。
海陵余昔嗣英僚,
舊尹咨新治有條。
此別風波嗟各路,
但聞名譽籍當朝。
美夫郡接瀕江地,
幸矣民多樂歲謠。
南國故人千里隔,
舉頭云嶺鬰岧峣。
因山盛啟浮屠舍,
遺像仍留內史祠。
筆冢近應為塔冢,
墨池今已作蓮池。
書樓觀在人隨遠,
蘭渚亭存世幾移。
數紙黃庭誰不重,
退之猶笑博鵞詩。
榮途四紀歷艱難,
宦政天恩許賜還。
曉起焚香清一室,
夜來飛雪滿群山。
詩筒遠到披郵置,
壽斝交行醉席間。
弟妹五人三百歲,
喜吾霜鬢尚朱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