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氏園亭二首
蒼頭奉筇竹,稚子試春衫。共著野人服,來游居士巖。園蔬佐酒椀,藥錄貯書函。草草非難得,從今不計凡。岸薺隨漁屨,林桃映舞衫。定非銅雀榭,似是雨花巖。僮有家千指,書多日百函。斯人太高語,吾意秖塵凡。
蒼頭奉筇竹,稚子試春衫。共著野人服,來游居士巖。園蔬佐酒椀,藥錄貯書函。草草非難得,從今不計凡。岸薺隨漁屨,林桃映舞衫。定非銅雀榭,似是雨花巖。僮有家千指,書多日百函。斯人太高語,吾意秖塵凡。
官思何如歸思濃,采芝翁健免扶筇。輕裝只載華亭鶴,未看北山堂外松。
曾從海鱷遠趨庭,未忘鴛湖舊釣舲。松有稚孫鶴有子,山風吹與老人聽。
不堪更進合歡杯
溫軟難扶玉一堆
粉膩暈生橫靨去
潮紅香涴上眉來
柔因熨體腰偏曲
佯欲窺人眼半抬
疑是玉床西子睡
錯呼步輦太真回
馬伏波書誰不惜,杜征南傳世何知。自從身掃鯨鯢后,湖海春風遍酒旗。
忽雷駁散紫花文,明月弓韜青海云。莫向灞陵愁醉尉,何人不道李將軍。
舊夢隋堤,新愁謝砌,和煙細撲簾旌。已苦春歸,被伊碎盡春心。吟魂凄共游絲渺,趁東風、自去追尋。認分明。點點香毬,并做啼痕。
飄零也似殘紅樣,任無人憐惜,自管離情。散入池塘,倩誰扶起輕盈。化萍縱使還能聚,奈相逢、已是來生。更凄清。待得重圓,記否前因。
平羌江上首空回,
慈姥巖前定把杯。
縱使石腸都忘卻,
也應風雨送愁來。
珍館徑歸鄞,人猶望秉鈞。
郵傳千里訃,哀動五州民。
躄踴森賢嗣,攀號感路人。
公乎不亡矣,袞袞看簪紳。
無心終日看云飛,
空幻猶如鳥跡遺。
欲問堂中常住相,
黃花翠竹已多知。
共此香山下,
翛然水一方。
詩書消歲月,
貧賤老風霜。
柳色隨行路,
梅花渺故鄉。
別時無限意,
濡筆竟難詳。
稍復橋痕舊,
俄驚礎汗非。
豈宜真洶涌,
止可略霏溦。
河伯毋流毒,
云師幸霽威。
劣能驅暑氣,
即愿吐晴暉。
書畫清高養性情,
光輝文物古傳今。
江山代有才人出,
不讓前賢專美名。
六龍扶輦自天來
九陌香風凈御埃
荷戟驅途皆上將
垂簪護蹕盡仙才
佩聲遠導鴦行亂
旆影徐麾雉尾開
塵世幾人霄漢上
自憐親睹圣顏回
名莊渾似習家園,綠樹陰陰靜掩門。昨夜溪南春水漲,芹絲香處有河豚。
十角黃牛二頃田,新秧蔟蔟遍郊阡。臥龍老去無人問,春雨躬耕又幾年。
不放漁舟覓水源,繞溪花竹自成村。青山遮斷紅塵路,只有詩僧日款門。
載酒看山湖上歸,西風吹冷薜蘿衣。水田刈盡云千頃,無數牛羊草正腓。
古梅千樹半開殘,流水空山雪正寒。花下有人恒閉戶,一生清操到袁安。
人作者事,
天命者時。
時來易失,
事去難追。
安居先要此心平,察察為懷是小明。
蟻垤雖微或礙步,羊腸極曲恐難行。
人宜脫俗嫌違眾,事不妨奇要近情。
回想春游聽鳥語,長堤林外鷓鴣聲。
聞道東夷寇,干戈遍海涯。橫行過百濟,轉戰入高麗。閫外烽連歲,軍中節屬誰。廟廊多勝算,應不棄藩籬。
沿海羅軍衛,高皇睿算神。承平雖有日,勇略豈無人。飛挽黃塵暗,徵兵赤羽頻。徒勞議封爵,丑虜敢稱臣。
血戰殘玄菟,虛聲更度遼。誰知和敵議,忽下圣明朝。路隔鐃歌斷,濤驚海汛遙。何當舞干羽,氛祲喜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