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出南天門親睹龍顏作
六龍扶輦自天來
九陌香風凈御埃
荷戟驅途皆上將
垂簪護蹕盡仙才
佩聲遠導鴦行亂
旆影徐麾雉尾開
塵世幾人霄漢上
自憐親睹圣顏回
六龍扶輦自天來
九陌香風凈御埃
荷戟驅途皆上將
垂簪護蹕盡仙才
佩聲遠導鴦行亂
旆影徐麾雉尾開
塵世幾人霄漢上
自憐親睹圣顏回
六龍牽拉著帝王車駕從天際降臨,京城街道香風輕拂掃凈御道塵埃。手持長戟開道的都是上將重臣,垂著冠簪護駕的盡是賢才俊杰。玉佩聲響引導著行列微微晃動,旗幟輕揮間雉尾儀仗緩緩展開。世間有幾人能登上這云霄之境?自感幸運親見圣明天子的容顏。
六龍:古代帝王車駕用六匹馬,稱六龍,此處代指帝王車駕。
輦(niǎn):帝王乘坐的車駕。
九陌:京城的街道,泛指繁華都市。
荷戟(hè jǐ):肩扛長戟,指護衛的武器。
護蹕(hù bì):護衛帝王車駕,蹕指帝王出行時清道戒嚴。
鴦行(yāng xíng):指排列整齊的儀仗隊伍,鴦通“鹓”,鹓行比喻朝官的行列。
旆(pèi):古代旗幟的通稱。
雉尾:用雉雞羽毛裝飾的儀仗,常見于帝王儀仗。
霄漢:高空,此處比喻帝王所在的崇高之境。
圣顏:皇帝的容顏。
此詩應為詩人隨帝王出巡南天門時所作。帝王出行時儀仗盛大,詩人作為隨從或近臣得以近距離目睹圣顏,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屬宮廷應制題材。
全詩通過描寫帝王出巡的恢弘儀仗,展現皇家威嚴,結尾點明“親睹圣顏”的榮幸,是典型的頌圣詩。語言工整華麗,結構嚴謹,體現了宮廷文學的雍容氣象。
三獻具舉,九旗將旋。追勞表德,罷享賓天。 風引仙管,堂虛畫筵。芳馨常在,瞻望悠然。
醴齊泛尊彝,軒縣動干戚。入室僾如在,升階虔所歷。 奮疾合威容,定利舒皦繹。方崇廟貌禮,永被君恩錫。
鬼力神功劈石開,水邊因作釣魚臺。 若為未有嚴光到,留得絲綸待我來。
結屋藏空谷,翛然隔世囂。半龕留月住,四壁倚云牢。
泉繞鐺邊凈,山圍枕畔高。有人時問偈,一任叩扉勞。
小白花山是也非,一袈裟地眾香圍。 若為金翅來棲宿,只有穿籬蛺蝶飛。
曳雨拖煙曲澗隈,宛如百雉護香臺。 東風忽漫分開綠,卻放青山入戶來。
縛屋開畦亂水洼,法幢也似涌金沙。 爐煙自裊蒲輪寂,匝地能開四色花。
風飐云衣水寺秋,荻花飛絮滿汀洲。 數聲柔櫓一帆白,可是山陰乘興舟。
月魄風痕共悄然,四圍蒼菼半垂天。 路迷不放漁舠入,只許沙鷗自在眠。
絮絮香云出講臺,層層濕翠帶瀠洄。 雖無弱水三千里,不是仙人不到來。
黃沙風卷半空拋,云重陰山雪滿郊。 探水人回移帳就,射雕箭落著弓抄。 鳥逢霜果饑還啄,馬渡冰河渴自跑。 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寄居宛似漂淪葉,陳跡團團踏鴻雪。眼明喜見笠屐圖,為公上壽心快絕。
公昔磨蠍坐命宮,海外歸來備摧折。富貴真成春夢婆,贏得千秋名不滅。
燈前禮畢各展志,鋒發妍譚如電掣。欲作新詩恐公笑,退寫畫圖輝眼纈。
坐中彼此皆傾蓋,曾慕錦囊多玉屑。鱸魚膰肉共歡娛,頹倒玉山醉飄瞥。
今朝暢敘樂無涯,且附群公呈巷說。試為即景拜蘇圖,執筆深宵寒似鐵。
踏碎賀蘭石,掃清西海塵。 布衣能效死,可惜作窮鱗。
雨歇前林,薰風度、琴聲清淑。綺窗迥、張眉初掃,弄弦鳴玉。三疊瑤池仙侶宴,九江鶴唳清江曲。政伯鶯、此日夢維熊,祥煙馥。金徽外,音時續。雕筵上,聽難足。且相將一醉,滿傾醽醁。共祝遐齡何所似,水流不盡高山矗。算未應、歸去抱琴書,云間宿。
淑德由來孟母名。方瞳鶴發瑩精神。天教遐算靈椿比,新見賢郎擢桂榮。逢誕日,慶孫會。金花繪誥又重新。原君學得司空母,管取年高壽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