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至湖上寓小舟還舍五首 其五
細浪隨搖檝,新涼入岸巾。
斷行初到雁,空擔暮歸人。
漫道貧非病,誰知懶是真。
疏鐘起詩思,迢遞度煙津。
細浪隨搖檝,新涼入岸巾。
斷行初到雁,空擔暮歸人。
漫道貧非病,誰知懶是真。
疏鐘起詩思,迢遞度煙津。
細小的波浪隨著船槳的劃動而起伏,清新的涼意鉆進了我岸邊所戴的頭巾。排成斷行的大雁剛剛飛來,挑著空擔子的人在暮色中歸來。別說貧窮不算毛病,誰又知道我慵懶是真性情。稀疏的鐘聲引發了我的詩興,鐘聲悠遠地越過煙霧彌漫的渡口。
檝:同“楫”,船槳。
岸巾:表示態度灑脫不拘束,把頭巾掀起露出前額。
斷行:指大雁飛行時不整齊的行列。
漫道:別說。
迢遞:形容聲音悠遠。
煙津:煙霧彌漫的渡口。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展現的閑適生活場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鄉村生活期間,于一個涼爽的傍晚,漫步湖邊后乘船回家時有感而發。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較為平淡的生活狀態,有時間去感受自然和生活中的點滴。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傍晚的寧靜景象,抒發詩人閑適心境與孤獨之感。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對生活的感悟。
當年鬼哭便應焚,灰冷難招坑底魂。先世為儒知不免,桃花那得到兒孫。
雞犬尋常得自由,從來無喜亦無憂。眼中若見秦時代,滿洞花開也是愁。
南山占相去,
方石為誰存。
靜掩衡茅覺地偏,輝煌詞筆照臨川。
通家政自推文舉,倒屣能無屬仲宣。
殿聳甘泉晨賦雪,宮深碣石夜談天。
春風一騎長安邸,何限飛花墜玉鞭。
彩筆翩翩驟過從,居然文藻挹芙蓉。
門留廷尉甘羅雀,劍授司空欲化龍。
謁帝明光春浩渺,論交平樂暮從容。
當年國士雙垂眄,握別銜知思萬重。
一條紙被平生足,
半碗藜羹百味全。
放下元來總無事,
雞鳴犬吠送殘年。
年來得句滿詩囊
多少光陰易為荒
未解推敲樂何處
終朝搖膝者般忙
望斷中華路,
風波日日寒。
傷心滄海上,
已作島夷看!
雪車冰柱劉叉狂,玉川更與相頡頏。車聲羊腸幾盤折,飛冰走雪何茫茫。
天公矜此老怪物,六丁直下白晝驅阿香。豐龍列缺一時起,千車百柱摧靡靡。
玉虬銀闕掀霜髯,藥兔蟾宮搗瑤髓。濤驚浪駭不可摹,璧碎珠傾詎堪擬。
長風吹雨一座寒,兒童不敢正面看。狂客何心助鼓噪,磽田萬頃思波瀾。
被發行歌愜狂想,寶華天雨寧專賞。炎天上火下如湯,一派清泠浹鄰壤。
勸君飲酒君莫疑,有酒不飲吾何癡。夜光魚目紛紛雜錯烏可辨,眼中如露如電醉來大笑俱不知。
楓葉本非花,質殊桃李杏。
風霜為假合,渲染綴春景。
隨榮亦隨落,策策墮荒梗。
可憐幾葉紅,猶弄夕陽影。
譬若老逢掖,忽啖紅綾餅。
晚景誠獨佳,歲月亦垂盡。
何如松柏姿,蒼翠自冬嶺。
物生大化中,伸屈天所與。
草木不怨凋,黃落應節序。
陰蟲爾何感,戚戚如私語。
天寒入苦吟,物性有迎距。
徒使孤孽魂,感激愁羈旅。
蟄藏理固然,幽恨誰憐汝。
濤聲齊碧落,曙色滿滄江。
鷹隼云間并,鳧鹥水上雙。
行蹤猶未定,褊性已難降。
欲緝悲秋賦,飄零就客窗。
孤城鼓角四山聞
刁斗聲中五夜分
獨領數人探虎穴
何如一鶻入鴉群
青袍不改儒生服
白馬偏成上將勛
萬丈峰頭馀故壘
千秋猶說李摩云
我愛君家遠城郭,繞檐竹色侵簾幕。醉中揮翰寫晴梢,湘云一剪春陰薄。看來頓覺風氣清,耳邊恍若聞秋聲。嘯歌到晚不歸去,高臥翠陰呼月明。
高軒置酒延夕曛,眼前知己無如君。枯腸醉后有芒角,手揮高節凌青云。圖成自覺精靈聚,素壁俄然儀鳳羽。擬得秋聲直造來,剪燭連床聽風雨。
君馬黃,臣馬白。
君執圭,臣執璧。
君意皇皇臣翼翼,四海會同來有繹。
和在鑣,鸞在軾,驕驕八駿不齊色。
馳驅不向昆侖陟,馬之良,良以德。
萬里投荒裔,
來時不見親。
一朝成白首,
看取報家人。
橫陳皆錦繡,
器皿盡金玉。
天上開華屋,丘山忽返真。
內人歸赗盛,挽者轉哀新。
鸞詔初乾墨,魚軒已暗塵。
藹然多德善,論次有蒼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