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馬黃
君馬黃,臣馬白。
君執(zhí)圭,臣執(zhí)璧。
君意皇皇臣翼翼,四海會同來有繹。
和在鑣,鸞在軾,驕驕八駿不齊色。
馳驅不向昆侖陟,馬之良,良以德。
君馬黃,臣馬白。
君執(zhí)圭,臣執(zhí)璧。
君意皇皇臣翼翼,四海會同來有繹。
和在鑣,鸞在軾,驕驕八駿不齊色。
馳驅不向昆侖陟,馬之良,良以德。
君主的馬毛色黃,臣子的馬毛色白。君主手持玉圭,臣子手持玉璧。君主神情莊重,臣子恭敬謹慎,天下諸侯會盟,絡繹不絕前來。車鈴掛在馬嚼子,鸞鈴裝在車軾上,八匹駿馬雄健,毛色各不同。奔馳不往昆侖攀登,馬的優(yōu)良,在于品德。
圭:古代帝王、諸侯舉行禮儀時用的玉器,上尖下方。
璧: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器,古代朝聘、祭祀用。
皇皇:莊重、威嚴的樣子。
翼翼:恭敬謹慎的樣子。
會同:諸侯朝見天子的禮儀。
有繹:即絡繹,連續(xù)不斷的樣子。
鑣(biāo):馬嚼子兩端露出嘴外的部分。
鸞(luán):古代車衡上的銅鈴。
軾(shì):車廂前用作扶手的橫木。
驕驕:形容馬強壯的樣子。
昆侖:傳說中西王母居處,代指仙境。
陟(zhì):登高。
此詩為漢樂府《鼓吹曲辭》,可能創(chuàng)作于漢代強調禮制的背景下。通過描寫朝會場景,宣揚等級秩序與德治思想,或用于朝廷禮儀場合以規(guī)范君臣行為。
詩以君臣車馬、持物、態(tài)度為線索,描繪和諧有序的朝會場景,以馬毛色不同而皆良喻臣子各有所長,最終點明‘馬之良在德’,隱喻人才的核心在于品德。語言質樸,托物言志,體現(xiàn)漢代樂府現(xiàn)實主義特色。
鸞鳳分飛海樹秋,忍聽鐘鼓越王樓。只應霜月明君意, 緩撫瑤琴送我愁。山遠莫教雙淚盡,雁來空寄八行幽。 相如若返臨邛市,畫舸朱軒萬里游。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鳳。長記欲別時,和淚出門相送。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欲別時 一作:別伊時)
一葉落,褰珠箔。 此時景物正蕭索。 畫樓月影寒,西風吹羅幕。 吹羅幕,往事思量著。
薄羅衫子金泥鳳,困纖腰怯銖衣重。笑迎移步小蘭叢,亸金翹玉鳳。 嬌多情脈脈,羞把同心捻弄。楚天云雨卻相和,又入陽臺夢。
霽霞散曉月猶明。疏木掛殘星。山徑人稀,翠蘿深處,啼鳥兩三聲。霜華重迫駝裘冷,心共馬蹄輕。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許多情。
晨雞初叫,昏鴉爭噪。那個不去紅塵鬧? 路遙遙,水迢迢,功名盡在長安道。 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舊好;人,憔悴了。
送人多折柳,唯我獨吟松。若保歲寒在,何妨霜雪重。 森梢逢靜境,廓落見孤峰。還似君高節(jié),亭亭鮮繼蹤。
間世文章萬選錢。清時平步八花磚。大開紫府瑤池宴,正是橙黃橘綠天。 金燭里,玉堂前。翰林元是武夷仙。雍容草罷明堂詔,留取天香馥壽筵。
吏績今無匹,邦人合去思。 筑堤防水患,振廩粒民饑。 歷歷新安戒,洋洋近古詩。 經綸曾未究,空有典刑遺。
桐柏古福地,瓊臺上侵星。 仙人種玉處,瑤草猶亭亭。 羽人紉作佩,瑞露濯芳馨。 懸崖百丈坑,九疇詩得經。 真境有誰何,守護煩六丁。 長官仙李氏,不畏茲山靈。 河陽無數(shù)花,葉蕊炫紫青。 受此貞潔姿,不露凡卉形。 命彼輕舉者,竊取巖中扃。 封植入籠檻,羅列帝軒屏。 結根失所托,催殘日飄零。 揖我求我言,矢詩當見聽。 草木遂其性,民物自安寧。 君其毋求奇,采掇遮可停。 蘭玉近取譬,何用專階庭。 人觀盡白眼,莫遣下青冥。
半落半開花有恨,一晴一雨春無力。……別纜解時風度緊,離觴盡處花飛急。
荷葉田田柳葉垂,千船萬船多女兒。 與郎暗約花間去,不唱《竹枝》知是誰。
江山如此,是天開萬古,東南王氣。一自髯孫橫短策,坐使英雄鵲起。玉樹聲消,金蓮影散,多少傷心事。千年遼鶴,并疑城郭非是。 當日萬駟云屯,潮生潮落處,石頭孤峙。人笑褚淵今齒冷,只有袁公不死。斜日荒煙,神州何在,欲墮新亭淚。元龍老矣,世間何限馀子。
書。憑雁,寄魚。出王屋,入匡廬。文生益智, 道著清虛。葛洪一萬卷,惠子五車馀。銀鉤屈曲索靖, 題橋司馬相如。別后莫暌千里信,數(shù)封緘送到閑居。
放扁舟、萬山環(huán)處,平鋪碧浪千頃。仙人憐我征塵久,借與夢游清枕。風乍靜。望兩岸群峰,倒浸玻璃影。樓臺相映。更日薄煙輕,荷花似醉,飛鳥墮寒鏡。 中都內,羅綺千街萬井。天教此地幽勝。仇池仙伯今何在,堤柳幾眠還醒。君試問。問此意只今,更有何人領?功名未竟。待學取鴟夷,仍攜西子,來動五湖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