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故山
西阜高見日,今朝故山里。萬木風已微,白云忽孤起。池邊記昔行,城郭無人至。三秋相望深,獨抱悠悠意。出郭懷所親,復上橋南路。大田美多稼,嘉澤何愆度。人皆望秋實,凄其已風露。策杖陂中行,低佪亦奚故?
西阜高見日,今朝故山里。萬木風已微,白云忽孤起。池邊記昔行,城郭無人至。三秋相望深,獨抱悠悠意。出郭懷所親,復上橋南路。大田美多稼,嘉澤何愆度。人皆望秋實,凄其已風露。策杖陂中行,低佪亦奚故?
重重樓閣倚天開,四面驚濤捲雪堆。
春事暗隨流水去,夕陽又帶暮潮來。
月明古寺客初到,風靜寒塘花正開。
獨憑闌干意難寫,不知身在妙高臺。
性不耐閑懶,小勞方小佳。
鋸沉成薄片,末麝入新芽。
色香之外有誰能,妙影輕姿記得曾。
幾點煙橫吹雁字,一江風起亂漁鐙。
云根無托依貧士,軟觸難忘惱定僧。
世出世中俱不受,六銖衣界自飛騰。
日晚孤云飛,故山在何處。
八月涼秋時,正望江頭去。
定無塵埃氣,清風與白露。
砥礪前修縱未能,敢虛忠告負良朋。昆侖發水分千派,宗動窺天洞九層。吾道酸咸當領取,世途夷險總肩承。高歌青眼相期處,不獨云梯把袂登。
文士相輕自古然,不妨褒貶讓時賢。眾流浩蕩爭趨海,一木槎丫獨拄天。老馬就衰猶識路,野狐雖幻枉談禪。書生報國無奇策,回首名山講藝年。
壯不如人黯自傷,故山久臥益頹唐。懶云暫出難為雨,短發無多況已霜。縱有安車徵卓茂,卻慚薦犢誤王陽。惟應頭上青天在,每夜盟心藝瓣香。
鑒亭杯酒此盤桓,握手臨歧感百端。情重豈專文字契,交深倍覺別離難。坐花長憶香三日,種竹欣成玉萬竿。等是鰲山垂釣客,扶桑振策曉天寬。
涼風起林薄,不寐月當樓。念子遠為別,思鄉況屬秋。逃虛身似鶴,乘興夜宜舟。寂寂空相望,勞歌誰為酬。
懷人清不寐,片月二更初。地僻暑應盡,庭虛秋有馀。美名知莫及,清夢近何如。無限相憐意,西風一寄書。
久隱畏約無窮時,堂上擊筑將何之。
君不見,秦人食馬尚能報,何況平生國士知。
眼大心雄轉漂泊,鷙鳥群中悲一鶚。
餓死居然好布衣,乾坤不悔填溝壑。
雄飛雌伏總平平,浮世何須識姓名。
寄語窮愁孟東野,新詩休作不平鳴。
一向不沾塵里事,
百般齊付掌中杯。
坐移密樹聽鶯罷,
笑逐清風獵蕙來。
范郎紫玉馀半圭,
翻手作云雨雹隨。
龍蛇起陸孔翠飛,
云收雨霽千首詩。
近接霜前札,相憐塞上吟。
風沙游子路,松菊暮年心。
避世沮偕溺,尋山向與禽。
古來無獨往,嗟爾竟長林。
平生絕笑緣坡竹,
病里何繇卻撚髭。
叵耐匡床卅日雨,
等閒催換少年時。
爐煙半銷歇,遙夜入孤迥。
中懷冰雪凈,澹然杳詩境。
萬籟寂不聞,棲禽時一警。
近壁梅影橫,到窗月色冷。
清絕愛韋公,冥情失馳騁。
鶯谷聲喧雨乍晴,邦人引領望屏星。陽和一氣元無際,小為尋花到野亭。
荷囊清白舊傳家,來看溶溶月下花。不似尋常殺風景,也宜飲酒也宜茶。
筆端鸞鳳詩千首,社下雞豚酒一鐘。九十日春今強半,典衣還憶少陵翁。
澎湖粒久不沾喉,致勞星軺海外游。
地隔滄溟勞遠涉,書成食貨待重修。
人如挾纊風逾暖,公為乘槎夜未休。
入境關心問豐歉,停驂先上望煙樓。
長風吹月過江來,照我華堂在手杯。
莫管陰晴圓缺事,盡歡三萬六千回。
胸中五獄撐空起,眼底浮云一掃開。
玉管銅弦兼鐵板,與君扶醉上高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