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壬辰1832春仲周蕓皋觀察來澎撫恤蒙賜詩文集五種即用襄陽集春游雜興八首韻賦呈 其一
澎湖粒久不沾喉,致勞星軺海外游。
地隔滄溟勞遠涉,書成食貨待重修。
人如挾纊風逾暖,公為乘槎夜未休。
入境關心問豐歉,停驂先上望煙樓。
澎湖粒久不沾喉,致勞星軺海外游。
地隔滄溟勞遠涉,書成食貨待重修。
人如挾纊風逾暖,公為乘槎夜未休。
入境關心問豐歉,停驂先上望煙樓。
澎湖百姓很久都沒糧食吃了,致使您不辭辛勞,像使者一樣遠渡海外來到這里。此地隔著大海,您長途跋涉很是辛苦,如今糧食匱乏的狀況,就像記載經濟的《食貨志》需要重新編寫。您的關懷讓百姓如披棉衣,感覺風都更暖和了,您為了百姓事務日夜操勞不停。一進入澎湖境內您就關心收成好壞,停下馬車先登上望煙樓查看情況。
粒:指糧食。
星軺:使者所乘的車,后亦泛指使者。
滄溟:大海。
食貨:古代用以稱國家財政經濟,此處指記載經濟情況的資料。
挾纊:披著綿衣,比喻受人撫慰而感到溫暖。
乘槎:傳說中乘木排上天河,后借指遠行。
驂:指駕車的馬,停驂即停車。
望煙樓:可眺望炊煙的樓,用來觀察百姓生活狀況。
道光壬辰年(1832 年)春仲,澎湖可能遭遇了糧食短缺等問題,周蕓皋觀察來到澎湖進行撫恤。作者有感于其關懷百姓的行為,用襄陽集春游雜興八首的韻腳創作此詩,以表達對周蕓皋的感激和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周蕓皋觀察關心民生、不辭辛勞的精神。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具體的描寫展現官員的善舉。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官員與百姓的關系以及社會狀況。
春來秋往何時了。心事知多少。深深庭院悄無人。獨自行來獨坐、若為情。雙旌聲勢雖云貴。終是誰存濟。今宵已幸得人言。擬待勞煩神女、下巫山。
蹇驢緩跨,迢遞至京城。當此際,正芳春。芹泥融暖飛雛燕,柳條搖曳韻鸝庚。更那堪,遲日暖,曉風輕。算費盡、主人歌與酒,更費盡、青樓?與箏。多少事,絆牽情。愧我品題無雅句,喜君歌詠有新聲。愿從今,魚比目,鳳和鳴。
花開蝶滿枝,花謝蝶還稀。惟有舊巢燕,主人貧亦歸。
殘照西風一片愁。疏楊畫出六橋秋。游人不上十三樓。 有淚金仙還泣漢,無心玉馬已朝周。平湖寂寂水空流。
十里春風,二分明月,蕊仙飛下瓊樓。看冰花翦翦,擁碎玉成毬。想長日、云階佇立,太真肌骨,飛燕風流。斂群芳、清麗精神,都付揚州。 雨窗數朵,夢驚回、天際香浮。似閬苑花神,憐人冷落,騎鶴來游。為問竹西風景,長空淡、煙水悠悠。又黃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云飛去。 錦箋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門橫金鎖悄無人,落日秋聲渭水濱。 紅葉下山寒寂寂,濕云如夢雨如塵。
草遮回磴絕鳴鸞,云樹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來還自去,更無人倚玉闌干。
障掩金雞蓄禍機,翠華西拂蜀云飛。 珠簾一閉朝元閣,不見人歸見燕歸。
一夜隋河風勁。霜濕水天如鏡。古柳堤長,寒煙不起,波上月無流影。那堪頻聽。疏星外、離鴻相應。 須信道、情多是病。酒未到、愁腸還醒。數疊蘭衾,馀香未減,甚時枕鴛重并。教伊須更。將盟誓、后約言定。
江上秋高霜早。云靜月華如掃。候雁初飛,啼螀正苦,又是黃花衰草。等閑臨照。潘郎鬢、星星易老。 那堪更、酒醒孤棹。望千里、長安西笑。臂上妝痕,胸前淚粉,暗惹離愁多少。此情誰表。除非是、重相見了。
煢煢孤思逼,寂寂長門夕。妾妒亦非深,君恩那不惜。 攜琴就玉階,調悲聲未諧。將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懷。
東風依舊,著意隋堤柳。搓得鵝兒黃欲就,天氣清明時候。 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魄云魂。斷送一生憔悴,能消幾個黃昏!
嶰管聲催。人報道、嫦娥步月來。鳳燈鸞矩,寒輕廉箔,光泛樓臺。萬年春未老,更帝鄉日月蓬萊。從仙仗,看星河銀界,錦繡天街。歡陪。千官萬騎,九霄人在五云堆。紫袍光里,星球宛轉,花影徘徊。未央宮漏水,散異香、龍闕崔嵬。翠輿回。奏仙歌韶吹,寶殿尊罍。
嶰管聲催。人報道〓嫦娥步月來。鳳燈鸞炬,寒輕簾箔,光泛樓臺。萬年春未老,更帝鄉日月蓬萊。從仙仗,看星河銀界,錦繡天街。歡陪。千官萬騎,九霄人在五云堆。紫袍光里,星球宛轉,花影徘徊。未央宮漏永,散異香、龍闕崔嵬。翠與回。奏仙歌韶吹,寶殿尊罍。